沙特前石油部長謝赫亞馬尼有一句很經典的評論,“人們離開石器時代并不是因為石器資源匱乏。同樣地,石油時代的終結也絕不會是因為沒有石油,而是人們已經找到了更好的替代能源!
替代能源主要是指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環境和社會可以接受,以及能確保供應和替代常規能源的可持續發展能源體系。近年來,國際油價持續的高位運行,各國都越來越重視替代能源在其能源政策中的戰略地位。經濟的騰飛使我國成為了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大國之一,隨著我國在世界能源安全的主導能力的提高,我國可以也必須為全球未來能源架構提供更多積極的貢獻。
從能源總量上看,我國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產國,但人均能源占有率還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而且能源的利用率只有33%,比國際先進水平低了約十個百分點,能源浪費問題比較嚴重,單靠常規能源已經遠遠難以負荷起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步伐。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石油可采儲備年限不超過15年,而相對豐富的煤炭資源也僅能維持81年左右,石油的對外依賴率高達47%,能源供應的壓力很大。因此,發展替代能源,實現傳統能源之間、傳統能源和新能源之間的替代是解決我國能源供需瓶頸,供需結構性矛盾以及減輕環境壓力的最有效途徑。
今年以來,包括國家發改委,能源辦、財政部、環?偩衷趦鹊母鞑课蛧衣毮懿块T,都開始更高調地制定替代能源的戰略、展現技術成果和公布未來目標。各種大型能源國企,如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中糧集團等都對我國替代能源未來的發展都各懷雄心,頻頻傳出新的投資計劃和遠景目標。中小企業在替代能源的應用和推廣中的參與度和貢獻率也越來越高,種種跡象都清晰地表明,我國替代能源發展的新浪潮正在涌現。
隨著可再生能源的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的確立。在替代能源的戰略地位的認識上,已經從原來的工業經濟層面討論上升到了能源安全的高度來認識,替代能源在能源安全中的重要地位已經凸顯出來。替代能源的發展目標也呈現出了統一性、協調性,科學性的特點。
國家發改委能源所所長韓文科在接受《中國投資》采訪時指出,“從前景上講,我國的替代能源現在已經起步,‘十一五’期間就會有一個清晰的構架出來,對替代能源能發展的前景規劃更清晰,認識上進一步到位。國家也會制定出一個發展替代能源15~20年的長遠構想框架,也會出臺一些配套政策!薄拔迥旰螅覈奶娲茉窗l展就基本入軌了,到2020年,中國就會變成替代能源在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國家!
我國替代能源發展具有各方面的優勢,在國家的各種宏觀政策和經濟的配合下,我國替代能源的發展前景充滿機遇。
就替代能源中最有發展潛力的太陽能而言,我國三分之二的國土面積年日照小時數在2200小時以上,年太陽輻射總量大于每平方米5000兆焦。夏季我國從北緯15°的海南三亞到北緯55°的漠河,有效日照時間均在10.5小時以上。冬季有效日照時間均在7.2小時以上。而太陽有效照射角,冬季日出后為180°,夏季更可達到228°~272°,我國發展太陽能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另外,風力發電的成本與傳統的燃油發電和燃氣發電相比,優勢也已經十分突出,我國可利用的陸上風力資源達到2.5萬億千瓦,居世界第一,而現在我國風力發電資源的利用率僅僅為0.1%,發展潛力仍相當巨大;今年來,我國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發展都非常迅速。
燃料乙醇是替代能源中的一個重要品種,參入10%燃料乙醇的乙醇汽車一直被視為我國能源替代戰略的重點,也是國內當前發展最成熟的替代能源之一。我國四個生物燃料乙醇生產試點項目已形成每年102萬噸的能力。生物柴油的來源也十分廣泛,在我國廣泛種植的亞麻、大豆、菜籽等油料植物及大量的動物油脂、廢餐飲油、地溝油等均可作為制造生物菜油的原料,而且可以變廢為寶,循環再利用。因此,我國生物柴油研究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很快。目前全國已經有數十家生物柴油生產企業,年產量超過10萬噸,在世界上處于領先水平。
在技術方面,我國同樣走在了世界的前面?茖W技術是促進替代能源發展的最重要因素,新技術的革新,是替代能源發展的基石,只有不斷的技術進步,才能使替代能源持續高速發展。目前,我國技術開發和產業體系已經有規模地建立起來,國家對替代能源技術研發的投入大大增加,科研組織和大中企業也技術創新、應用上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先進的替代能源設備的制造能力越來越強,技術和設備也正逐步擺脫對外的依賴。無疑,我國替代能源已經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許多技術已經達到商業化應用的水平,尤其是風能、太陽能、核能等研究較早的替代能源,技術上已經比較成熟領先,并在各領域開始了大規模的應用。
社會主義制度下,能夠把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和發揮市場機制有效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結合起來,為替代能源發展提供制度保證。近年來,國家各項政策及各種宏觀激勵措施的力度進一步加強,針對多數替代能源開發利用成本較高,資源分散,規模小,生產不連續等特點,國家正在有導向性地促進替代能源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扶持與激勵。替代能源發展的政策體系日趨完整,經濟激勵力度越來越強,相關政策之間的協調性更強,政策穩定,有利行業發展的長效機制正在形成。這些都為替代能源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去年《可再生能源法》頒布以來,相關的配套規定如《可再生能源發電有關管理規定》、《可再生能源發電價格與費用分攤管理試行辦法》和《關于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資金暫行管理辦法》規定等都相繼出臺。今年9月,國家發改委又發布了《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該《規劃》指出,實現2020年可再生能源中長期規劃任務,將需總投資約2萬億元。針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規模只有8%,《規劃》指出,要逐步提高優質清潔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比例,力爭到2010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費量達到能源消費總量的10%左右,到2020年達到15%左右。要完善有利于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最近,科技部和發改委兩部委在11月12日聯合啟動了《可再生資源和新能源國際合作計劃》,再次把替代能源推向了風口浪尖。這些清晰表明政府能源戰略導向的政策法規和各項計劃要求,都在積極地引導著國家產業政策向替代能源產業傾斜,使得更多的專項研發資源投入到為替代能源的技術研究與應用中去,替代能源相關項目的招商引資力度也將隨之增大,各級政府對發展替代能源的企業發展壯大也更加扶持。我國替代能源的發展正呈現出一派飛速發展的蓬勃氣象。
替代能源的市場保障的機制正在不斷地完善,市場需求越來越大,國家逐步加大了財政扶持的力度,新的商業模式正在積極地引入和施用。替代能源的發展,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制約因素是使用成本表面上比傳統能源要高很多。例如,光伏發電上網電價為4~6元/度,而居民的傳統用電價僅為0.6元/度。同時,由于前期投入和投資風險都很高,投資的回報期又相對較長,中小企業和個人難以有如此巨大的財力獨立去承擔,而光靠政府的扶持和補貼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因此“風險共擔,成本平攤,聯合經營”等各種創新的經營方式不斷被引入了我國的替代能源市場,為替代能源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經營環境,為更多的經濟主體在替代能源產業有更大的作為提供了前提條件,促進整個替代能源的更好更快地發展。例如,一些大型的太陽能發電系統,就開始采用了投資者和使用者分離的方式去降低成本。先聯合大型資本出資建造系統設備,再把設備采用租賃的方式把使用權出讓給使用者,通過長期的租金收入回收成本。
國內外對替代能源的強勁需求,同樣將我國推到了替代能源發展的最前端。我國是人口大國,國內需求十分大,替代能源一旦得到廣泛推廣,將形成很強的規模效應,也能惠及更多的人。目前,替代能源已經在解決我國的能源供求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在未來能源供應構成中的地位也顯得越來越舉足輕重。據政府制定的國家發展目標,2020年可再生能源的發電比例可以達到15%以上,2040年之后可以達到30%或更高的水平,成為重要的替代能源!笆晃濉睂⑹俏覈L電、光伏發電和生物質能大規模利用的嶄露頭角的階段,可再生能源市場和產業正迅速形成。到“十一五”末期,水電、風電、太陽能以及現代技術的生物質能利用等將達到2.7億噸標準煤,滿足10%的能源需求;國際上,未來5年,世界各種新能源設備訂單的30%將來自我國,我國替代能源市場規模就達到了3000億美金。去年,中國超過了美國成為了世界第三大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國,緊跟德國和日本之后。普羅米修斯研究院院長特拉維斯•布拉斯德不無感嘆地說,“中國光電設備制造商正以一種幾乎瘋狂的速度在提高產量。他們從國際融資機構獲得了巨額的資金來擴大生產規模,正不斷地降低生產成本!绷頁衲曷吠干鐖蟮,一份環境研究組織的報告表明,由于中國正在成為太陽能板的生產國,太陽能將在三到四年內成為一種主流的能源選擇。世界觀察院資深研究員對此更是一語道破,“有兩大趨勢正加快替代能源的增長,一種是先進技術的發展,另一種則是中國正在成為該領域低成本的生產國!
我國替代能源的發展熱潮中,越來越多具有社會責任的優秀企業投身到這塊能源產業熱土。替代能源行業投資風險高,回報期長,但關系到國家的能源戰略和資源,具有十分大的社會效益和環保效益,這就需要替代能源行業中的各企業具有社會責任感,主動承擔起替代能源技術研究、產業,市場推廣的責任。我國無錫尚德、山東皇明、深圳陽能等優秀企業都在太陽能產業的各個領域中各顯其能,敢為行業標桿,從國家能源戰略的高度出發,為我國替代能源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其中,由許玉提先生一手創辦的深圳陽能科技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太陽能移動電源的研發與推廣,讓更多的人更方便地了解與使用上了太陽能產品,樹立起了行業標準,為太陽能的移動應用作出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未來十年是國際能源格局產生重大轉折的時期,國際能源消費新格局將會呈現多樣化的格局,替代能源將逐步替代傳統能源,可再生能源也將會蓬勃發展,能源節約,高附加值利用成為大勢所趨。國家和企業主體要把握住這個發展的機遇,促成我國替代能源的多元化,多層次,全方位地發展,我國可替代能源無論是技術還是產業化都走在世界的前面。
編輯:coco
來源:新浪科技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7-12/2007121714101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