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本土IC設計公司的產品因性能和宣傳不符其老板被產業中人稱為‘騙子’!”“一家本土電源IC設計公司的產品不但與國外某知名品牌的產品管腳完全‘兼容’而且連Application note都一模一樣!”“一個公司從外國買了一款MOSFET的設計版圖找到代工廠就開始出貨,而且掙了大錢!”……種種跡象顯示,一種浮躁情緒在中國電子業蔓延,而且正在損毀剛剛騰飛的中國電子業!
“其實做產品還是要定下心來把性能做好,要針對中國市場提供性價比最好的產品!”一位在中國電子業打拼多年的資深工程師這樣感悟,并補充道“我強調的性價比最好的,不是性能最好,也不是價格最低!彼e例說上海一家生產電源芯片的公司就是憑借優異的性價比,逐漸打開市場并贏得了客戶的信任。但是另一家公司因為為了搶占市場先機迅速推出了一款D類放大器產品,但是因為性能有問題,其老板被手機制造商稱為“騙子”并將懷疑波及到其他本土公司!拔业竭@個手機制造商那里推廣我們芯片的時候,他們就問我‘你們芯片的性能到底怎么樣啊,跟標明的參數一致嗎?’”他補充道。
近年來,隨著電子產品尤其是消費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日益加速,給剛剛起步中國電子設計業帶來了莫大的壓力,焦慮的情緒在整機設計業和IC設計業中彌漫,大家都想盡快推出自己設計的產品,這些新產品往往集各種新功能于一身,但是有多少公司在開發產品前仔細做過客戶需求調查?他們設計出的產品有多少是消費真正想要的?“以手機為例,用于以通話、短信等簡單功能為主的普及型手機的生產量和銷售量都很大,占市場的主流;世界人口的60%還在溫飽線以下,今天的社會手機已是人類不可缺少的通訊工具,普及型手機還是社會人群選購的主體產品!彼治龅溃暗俏覀兛吹绞袌錾系教幊涑獾氖撬^的MP3/MP4/GPS照相手機,但是這些手機的功能都不能盡人意,很多所謂的200萬象素照相手機是30萬象素通過軟件升級的,很多MP3/MP4手機音質畫質很差,還有GPS手機,小小的屏幕難以看到細節的信息,都不實用。這些擁有花哨功能的手機價格不菲,但帶給用戶的體驗并不好!
“其實認真分析消費者需求后你會發現消費者還是喜歡便宜實用的手機。所以,認真降低成本是手機制造企業和相關IC設計企業要考慮的。從最基本的做起,最好每個產品,然后一點點做大。”
博世公司CEO進軍中國市場的策略時講過一席話,“我們比其他外國品牌進入中國都晚,進入中國的時候,我們就做一個產品――洗碗機,通過這個產品奠定了我們的品牌,這個過程花了近2年,然后我們再拓展到其他領域,如冰箱、洗衣機等,我們迅速做到中國最成功的外國家電品牌,這個過程只有一年多!蔽艺J為他的“快”和“慢”正是我們本土整機和IC企業要學習的,做品牌要慢,要扎實,則你的收獲就很會快。
注意觀察下本土公司,多數都以搶占市場先機為己任,為了個“先”字,產品往往犧牲的就是性能,而且往往情況就變成市場能“搶”不能“守”,能搶得市場先機,卻最后被消費者拋棄!其原因就是顛倒了“快”與“慢”的關系,這是很多試圖“做大做強”中國企業最終“做死”的原因!今年年中,中國手機研發旗幟性企業的中電賽龍通信研究中心宣布倒閉,究其原因,浮躁心態是致命的內傷,有媒體指出:“2000年之后,中電賽龍開始了盲目的“大躍進”工程,短短數年時間先后在中國、美國、法國和加拿大設立了大型移動通信手機研發中心,并于2001年并購了法國飛利浦研發中心。這些海外研發機構的設立雖然一方面提供了一些現金的技術但是同時將人力和研發成本大規模提升,加速了CECW現金流的萎縮!彼裕坏┵Y金鏈斷裂,昔日的明星企業也擺脫不了倒閉的厄運!
中國的電子業就真的是一列越開越快的火車嗎?我們真的不能停下來思考思考嗎?
編輯:coco
來源:電子工程專輯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7-11/2007112911403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