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  
您的位置:電源在線首頁>>行業資訊>>企業動態>>“稻殼發電”變廢為寶 黑龍江墾區利用稻殼發電機組發展循環經濟正文

“稻殼發電”變廢為寶 黑龍江墾區利用稻殼發電機組發展循環經濟

2007/11/23 20:16:41   無錫特能機電(能源)有限公司  供稿
分享到:

    黑龍江省墾區率先利用米業生產的廢棄物稻殼發電,年均創效1800萬元,稻殼發電技術居國際領先水平,既解決了資源浪費、環境污染問題,也實現了增產節支,使每公斤大米生產成本降低4分錢,成為發展循環經濟、構建節約型社會的新模式。

  黑龍江墾區是在5年前開始率先利用稻殼進行發電的。據介紹,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米業加工企業,該公司目前擁有40余家稻米加工企業,分布在上海、浙江、山西和黑龍江省各地,年加工能力260多萬噸,每年有30萬噸被稱為“黃色垃圾”的稻殼需要處理。北大荒米業公司成立之初,如何處理這些垃圾成為一個課題,通過研究他們發現,兩噸稻殼相當于1噸標準煤的發熱量,利用稻殼發電不僅可以節省資金和能源,還可以實現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變廢為寶,有利于環境保護。

  北大荒人經過科技攻關,終于把稻殼轉換為可燃氣體,除焦凈化后進行發電,使遍地堆放、污染環境,昔日被稱為“黃色垃圾”的稻殼搖身一變,成為源源不斷輸往千家萬戶的電流。5年來,北大荒米業公司利用稻殼生產的電量達700萬千瓦時,年創效益1800多萬元。9家稻殼發電廠全部達產后,每年轉化稻殼10萬噸,吞掉公司稻殼總量的26.7%,其余73.3%的稻殼轉化為熱能,用于糧食烘干,從而使加工大米產生的稻殼全部利用,成為全國行業內稻殼利用率最高的企業。

  據北大荒米業公司董事長趙建軍介紹,北大荒米業公司成立5年來,累計投資6000萬元,共建設了9座、總裝機容量6000千瓦的稻殼發電廠,一年可吃進稻殼10萬噸。如今在黑龍江墾區,已經形成了全國規模最大的“稻殼發電機群”。

  據黑龍江省科委介紹,目前北大荒米業的稻殼發電技術居國際領先水平。黑龍江省環保、電力部門專家組鑒定認為:北大荒米業公司的發電機械主體結構及相關技術改造屬國內首創,整機性能和主要技術達到國際同類設備先進水平。應用的“電力自動切換技術”,改寫了制米行業自發電與國電不能自動切換的歷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本文鏈接:“稻殼發電”變廢為寶 黑龍江墾區利用稻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7-11/2007112785530.html
文章標簽: 稻殼發電機組
  投稿熱線 0755-82905460    郵箱  :news@cps800.com
關于該條新聞資訊信息已有0條留言,我有如下留言:
請您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導致的法律責任
·本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刪除其管轄的留言內容
·您在本網的留言內容,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留言   免費注冊會員
關鍵字:
        
按時間:
關閉
av在线天堂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