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世界可再生能源開發中,風力發電是除水能外技術最成熟、最具有大規模開發和商業開發條件的發電方式。風力發電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行業中增長最快,年增長達到35%。美國、意大利和德國年增長更是高達50%以上。德國風電已占總發電量的3%,丹麥風電已超過總發電量的10%。
據統計,我國陸地可利用風能資源約2.5億千瓦,加上近岸海域可利用風能資源,共計約10億千瓦,大于我國的水能資源儲量。我國開發利用風能資源的時間雖然不長,但發展卻很快。20世紀90年代以來,并網風電場裝機容量以平均每年30%左右的幅度遞增。到2005年底,國內已有15個省、區、市建設了61個風電場,風力發電總裝機規模已達到126萬千瓦。
我國風能資源儲量居世界首位,而山東的風能儲量居全國前三。山東省氣象局去年11月完成的對全省15.67萬平方公里陸地面積的風能資源評價報告顯示,全省的風能資源總含量為6700萬千瓦,相當于3.68個三峽水電站(1820萬千瓦)的裝機容量。其中地處渤海海峽風道的長島,年平均風速達6.86m/s,平均有效風能密度為每平方米513瓦,風力資源十分豐富。1999年,魯能發展在南長山島安裝的9臺600千瓦風力發電機組開始并網發電,填補了山東電力行業綠色能源的空白。截至今年6月底,長島縣已安裝風力發電機組62臺,年發電量達1億千瓦時。位于即墨溫泉鎮鳳山周邊系列山頭的16臺風力發電機,已成為濱海大道即墨東段一道亮麗風景,這16臺風力發電機年發電量2500萬度。
據青島市氣象臺氣象專家介紹,青島屬于季風氣候,有得天獨厚的風能資源,每年的春季、秋季和冬季,風力一般都在3級以上,十分適合風力發電。當然,從目前的情況看,風能開發的一次性投資比較大,其投資成本遠高于水電和火電,但風能的后期維護、管理費用極低,從長遠看,其效益還是十分可觀的。
2005年4月,總投資15億元的青島即墨王村鎮風電場項目獲國家發改委批準,面向全球公開招標。該項目風電場總裝機容量15萬千瓦,相當于青島第一個大型風力發電項目——華威風電一二期發電能力的10倍,是青島發電廠的四分之一,建設規模居全國第二。今年初,在青島國際環保產業園德國園項目簽約儀式上,中德合作風力發電項目總投資約5000萬歐元,計劃在青島沿海海域建中國第一個海上大型風力發電項目正式簽約,計劃在青島沿海設立5臺5兆瓦級海上風力發電機組,這將是我國第一個海上大型風力發電項目,也是亞洲最大風力發電機組。據介紹,該風力發電機組將特別配備電梯觀光臺,并建立一個信息展示教育中心,這將給青島的奧帆賽增加一個獨具特色的旅游景觀。該項目預計在2008年初完成投產。
應當看到,我國的風力發電技術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日臻成熟,商業化機組的單機容量越來越大,風力發電的成本進一步降低,風力發電的運行可靠性和發電成本接近常規火電。隨著今年《可再生能源法》正式生效,特別是《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到2010年建成500萬千瓦風電,到2020年達到3000萬千瓦的發展目標,標志著我國風力發電正迎來大規模發展新時期。
我們相信,位于黃海之濱的青島在開發風力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通過幾年的努力,必將在風力發電以及海水淡化、太陽能利用等清潔資源利用上有較大的作為。到2008年,隨著幾個風力發電項目全部建成并投付使用,青島將沿著濱海公路豎起一條融風能開發、觀光旅游、科研教育和環保示范于一體的沿!帮L電長廊”。屆時,島城不僅成為亞洲最大的風能發電基地,同時,也將成為中國的“風車之城”,成為人們來海濱城市旅游度假時欣賞到的又一個美麗景觀。
據統計,我國陸地可利用風能資源約2.5億千瓦,加上近岸海域可利用風能資源,共計約10億千瓦,大于我國的水能資源儲量。我國開發利用風能資源的時間雖然不長,但發展卻很快。20世紀90年代以來,并網風電場裝機容量以平均每年30%左右的幅度遞增。到2005年底,國內已有15個省、區、市建設了61個風電場,風力發電總裝機規模已達到126萬千瓦。
我國風能資源儲量居世界首位,而山東的風能儲量居全國前三。山東省氣象局去年11月完成的對全省15.67萬平方公里陸地面積的風能資源評價報告顯示,全省的風能資源總含量為6700萬千瓦,相當于3.68個三峽水電站(1820萬千瓦)的裝機容量。其中地處渤海海峽風道的長島,年平均風速達6.86m/s,平均有效風能密度為每平方米513瓦,風力資源十分豐富。1999年,魯能發展在南長山島安裝的9臺600千瓦風力發電機組開始并網發電,填補了山東電力行業綠色能源的空白。截至今年6月底,長島縣已安裝風力發電機組62臺,年發電量達1億千瓦時。位于即墨溫泉鎮鳳山周邊系列山頭的16臺風力發電機,已成為濱海大道即墨東段一道亮麗風景,這16臺風力發電機年發電量2500萬度。
據青島市氣象臺氣象專家介紹,青島屬于季風氣候,有得天獨厚的風能資源,每年的春季、秋季和冬季,風力一般都在3級以上,十分適合風力發電。當然,從目前的情況看,風能開發的一次性投資比較大,其投資成本遠高于水電和火電,但風能的后期維護、管理費用極低,從長遠看,其效益還是十分可觀的。
2005年4月,總投資15億元的青島即墨王村鎮風電場項目獲國家發改委批準,面向全球公開招標。該項目風電場總裝機容量15萬千瓦,相當于青島第一個大型風力發電項目——華威風電一二期發電能力的10倍,是青島發電廠的四分之一,建設規模居全國第二。今年初,在青島國際環保產業園德國園項目簽約儀式上,中德合作風力發電項目總投資約5000萬歐元,計劃在青島沿海海域建中國第一個海上大型風力發電項目正式簽約,計劃在青島沿海設立5臺5兆瓦級海上風力發電機組,這將是我國第一個海上大型風力發電項目,也是亞洲最大風力發電機組。據介紹,該風力發電機組將特別配備電梯觀光臺,并建立一個信息展示教育中心,這將給青島的奧帆賽增加一個獨具特色的旅游景觀。該項目預計在2008年初完成投產。
應當看到,我國的風力發電技術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日臻成熟,商業化機組的單機容量越來越大,風力發電的成本進一步降低,風力發電的運行可靠性和發電成本接近常規火電。隨著今年《可再生能源法》正式生效,特別是《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到2010年建成500萬千瓦風電,到2020年達到3000萬千瓦的發展目標,標志著我國風力發電正迎來大規模發展新時期。
我們相信,位于黃海之濱的青島在開發風力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通過幾年的努力,必將在風力發電以及海水淡化、太陽能利用等清潔資源利用上有較大的作為。到2008年,隨著幾個風力發電項目全部建成并投付使用,青島將沿著濱海公路豎起一條融風能開發、觀光旅游、科研教育和環保示范于一體的沿!帮L電長廊”。屆時,島城不僅成為亞洲最大的風能發電基地,同時,也將成為中國的“風車之城”,成為人們來海濱城市旅游度假時欣賞到的又一個美麗景觀。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來源:青島新聞網
來源:青島新聞網
本文鏈接:青島打造亞洲最大風能發電基地“風車之城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6-8/20068188599.html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6-8/20068188599.html
文章標簽: 風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