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科隆大學的研究人員宣稱已經制成了全球第一款高分辨率、全彩色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器(OLED),采用直接光刻工藝。該大學的研究團隊在信息顯示(SID)協會的座談會上報告了他們的OLED研究成果。
他們采用的直接光刻工藝是與德國Merck OLED材料有限公司(Merck OLED Materials GmbH)協作開發的。與其它方法如噴墨法不同,該工藝技術不需要開發全新的工藝技術,而是改變有機材料的化學特性。
研發團隊負責人、科隆大學教授Klaus Meerholz指出,“通過加入氧雜環丁烷(xetane)邊組(的材料),我們的發射聚合物獲得了光阻特性,這些智能光阻構成的薄膜可以被暴露在紫外線燈光下,從而制成各種圖案!
研究小組采用這種方法制作了完全可以工作的真彩色矩陣顯示器,用它可以顯示簡單的圖片并支持視頻播放。據報道,比大多數傳統的顯示器的耗電要小得多。
在制作過程中,要采用旋轉涂布(spin-coating)工藝把第一層聚合物沉積在透明的襯底上。然后由穿過遮光掩模板的紫外線照射聚合物薄膜,使聚合物(薄膜)交叉連接并形成一層不能溶解的材料。未受到紫外線照射的薄膜材料要用溶劑清洗掉。
隨后采用相同的方法來沉積另外兩層聚合物,以制作具有三種獨立可尋址色彩的像素單元(pixelated device)。Meerholz強調說,他們的工作還在初步階段,在實現商業化應用之前還要進一步研究。
他們采用的直接光刻工藝是與德國Merck OLED材料有限公司(Merck OLED Materials GmbH)協作開發的。與其它方法如噴墨法不同,該工藝技術不需要開發全新的工藝技術,而是改變有機材料的化學特性。
研發團隊負責人、科隆大學教授Klaus Meerholz指出,“通過加入氧雜環丁烷(xetane)邊組(的材料),我們的發射聚合物獲得了光阻特性,這些智能光阻構成的薄膜可以被暴露在紫外線燈光下,從而制成各種圖案!
研究小組采用這種方法制作了完全可以工作的真彩色矩陣顯示器,用它可以顯示簡單的圖片并支持視頻播放。據報道,比大多數傳統的顯示器的耗電要小得多。
在制作過程中,要采用旋轉涂布(spin-coating)工藝把第一層聚合物沉積在透明的襯底上。然后由穿過遮光掩模板的紫外線照射聚合物薄膜,使聚合物(薄膜)交叉連接并形成一層不能溶解的材料。未受到紫外線照射的薄膜材料要用溶劑清洗掉。
隨后采用相同的方法來沉積另外兩層聚合物,以制作具有三種獨立可尋址色彩的像素單元(pixelated device)。Meerholz強調說,他們的工作還在初步階段,在實現商業化應用之前還要進一步研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本文鏈接:高分辨率OLED全新登場,采用紫外線直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6-6/200661695051.html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6-6/20066169505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