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05年中國電子元件百強評選首次采用新標準以來,2006年繼續沿用2005年的標準,以企業銷售收入超過1億元、實現利潤總額不虧損為入選門檻,再以企業的經營規模、贏利能力等指標為著眼點,得出電子元件綜合實力百強。
如只按銷售收入為唯一指標進行評選,那么本屆電子元件百強入圍標準將會提升至1.6億元。新一屆的電子元件百強企業在2005年面對原材料漲價等諸多不利因素情況下,仍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業績,特別是行業內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得到了進一步的壯大和發展,提高了中國電子元件產業在世界電子制造業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展示了元件百強的良好形象。 經過一年的市場洗禮,中國電子元件百強排行榜的排名也發生了許多變化。綜合排名三甲的企業是上海飛樂股份有限公司、亨通集團有限公司、永鼎集團有限公司。上屆元件百強中有17家淡出今年的排行榜,其中有連續多年的老牌元件百強企業福建通達集團有限公司,其2005年度實現銷售收入7億元,由于其電子元件產值比例太小而未能入圍。
本屆新入圍的電子元件百強中,深圳市順絡電子有限公司、西安科耐特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中電科技德清華瑩電子有限公司等企業如只按銷售收入排序是不可能進入第19屆電子元件百強的,但由于其贏利能力較好,按綜合實力才得以入圍第19屆電子元件百強。最突出的是深圳市順絡電子有限公司,其銷售收入在本屆元件百強中雖是倒數第一,僅10015萬元,但由于其贏利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較強,其利潤總額的排名為第41名,從而使綜合排名拉升至第78名。本屆電子元件百強主要呈現出以下特點:
企業總體規模繼續擴大
2005年,受我國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我國電子元件產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外資企業的不斷擴張、民營企業的蓬勃發展使我國電子元件產業經濟總量持續擴張。本屆電子元件百強企業2005年實現銷售收入842.6億元,比上屆電子元件百強凈增106.2億元,同比增長14.42%。
本屆電子元件百強銷售收入超過10億元的企業有26家,比上屆增加7家。電子元件百強企業整體處于一個平衡成長時期,只有部分電子元件百強企業增長緩慢。銷售收入同比增長超過10%的企業有76家,但仍有9家企業的銷售收入為負增長。銷售收入同比增長超過50%的企業有13家,其中佛山市承安銅業有限公司、杭州富生電器有限公司、瑞聲聲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宇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連續兩年主營業務高速發展。2005年,貴州航天電器股份有限公司(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14.2%,下同)、西安創聯電氣科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81.79%)、中國振華(集團)新云電子元器件有限責任公司(69.45%)、沈陽興華航空電器有限責任公司(64.53%)均保持了高速發展態勢。
外貿出口穩步增長
2005年,在“科技興貿”戰略的推動下,我國電子元件產品進出口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勢頭,實現了三個突破:一是全年進出口額首次突破500億美元,達到566.23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69%,占全國外貿的比重達到了3.98%;二是全年出口首次邁上200億美元臺階,達到233.08億美元,同比增長22.85%;三是我國電子元件貿易逆差增幅大幅下降,比上年度減少37.17個百分點。
第19屆電子元件百強2005年出口總額40.57億美元,同比增長27.18%。本屆元件百強中92%的企業有產品出口。
出口總額超過1000萬美元的企業有56家,其中超過5000萬美元的企業有21家。繼1999年廣東風華首次打破電子元件行業年度出口總額超億美元的紀錄后,本屆元件百強出口總額超過1億美元的企業有10家,同比增長30%以上的企業有27家,其中深圳市得潤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方正科技多層電路板有限公司、寧波科寧達工業有限公司、佛山市承安銅業有限公司翻番增長,出口有效地帶動了電子元件產業的發展。
收入、效益同步增長
2005年,盡管電子元件產業受到了原材料、燃料、運輸費用大幅提價所帶來的成本提高和某些產品降價的負面影響,但通過改善經營、加強管理、加速流通,第19屆電子元件百強企業終于獲得了累累碩果,收入、效益雙豐收,共完成利潤總額66.14億元,同比增長19.83%。利潤總額同比增長的企業有77家,利潤總額同比增長超過100%的企業有12家;利潤總額同比增長超過30%的有44家。但是經營規模大的企業并不意味著有較好的贏利能力,如廣東風華、富通集團、廣州宏仁、NEC東金科技2005年銷售收入均超過10億元,但利潤總額均為負增長,其總資產利潤率最大的為4.05%,遠未達到本屆電子元件百強的平均水平9.78%。
因此電子元件百強企業如何提高贏利能力、防止利潤下滑,實現持續、穩定和快速增長是擺在企業面前的重要任務。
如只按銷售收入為唯一指標進行評選,那么本屆電子元件百強入圍標準將會提升至1.6億元。新一屆的電子元件百強企業在2005年面對原材料漲價等諸多不利因素情況下,仍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業績,特別是行業內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得到了進一步的壯大和發展,提高了中國電子元件產業在世界電子制造業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展示了元件百強的良好形象。 經過一年的市場洗禮,中國電子元件百強排行榜的排名也發生了許多變化。綜合排名三甲的企業是上海飛樂股份有限公司、亨通集團有限公司、永鼎集團有限公司。上屆元件百強中有17家淡出今年的排行榜,其中有連續多年的老牌元件百強企業福建通達集團有限公司,其2005年度實現銷售收入7億元,由于其電子元件產值比例太小而未能入圍。
本屆新入圍的電子元件百強中,深圳市順絡電子有限公司、西安科耐特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中電科技德清華瑩電子有限公司等企業如只按銷售收入排序是不可能進入第19屆電子元件百強的,但由于其贏利能力較好,按綜合實力才得以入圍第19屆電子元件百強。最突出的是深圳市順絡電子有限公司,其銷售收入在本屆元件百強中雖是倒數第一,僅10015萬元,但由于其贏利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較強,其利潤總額的排名為第41名,從而使綜合排名拉升至第78名。本屆電子元件百強主要呈現出以下特點:
企業總體規模繼續擴大
2005年,受我國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我國電子元件產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外資企業的不斷擴張、民營企業的蓬勃發展使我國電子元件產業經濟總量持續擴張。本屆電子元件百強企業2005年實現銷售收入842.6億元,比上屆電子元件百強凈增106.2億元,同比增長14.42%。
本屆電子元件百強銷售收入超過10億元的企業有26家,比上屆增加7家。電子元件百強企業整體處于一個平衡成長時期,只有部分電子元件百強企業增長緩慢。銷售收入同比增長超過10%的企業有76家,但仍有9家企業的銷售收入為負增長。銷售收入同比增長超過50%的企業有13家,其中佛山市承安銅業有限公司、杭州富生電器有限公司、瑞聲聲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宇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連續兩年主營業務高速發展。2005年,貴州航天電器股份有限公司(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14.2%,下同)、西安創聯電氣科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81.79%)、中國振華(集團)新云電子元器件有限責任公司(69.45%)、沈陽興華航空電器有限責任公司(64.53%)均保持了高速發展態勢。
外貿出口穩步增長
2005年,在“科技興貿”戰略的推動下,我國電子元件產品進出口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勢頭,實現了三個突破:一是全年進出口額首次突破500億美元,達到566.23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69%,占全國外貿的比重達到了3.98%;二是全年出口首次邁上200億美元臺階,達到233.08億美元,同比增長22.85%;三是我國電子元件貿易逆差增幅大幅下降,比上年度減少37.17個百分點。
第19屆電子元件百強2005年出口總額40.57億美元,同比增長27.18%。本屆元件百強中92%的企業有產品出口。
出口總額超過1000萬美元的企業有56家,其中超過5000萬美元的企業有21家。繼1999年廣東風華首次打破電子元件行業年度出口總額超億美元的紀錄后,本屆元件百強出口總額超過1億美元的企業有10家,同比增長30%以上的企業有27家,其中深圳市得潤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方正科技多層電路板有限公司、寧波科寧達工業有限公司、佛山市承安銅業有限公司翻番增長,出口有效地帶動了電子元件產業的發展。
收入、效益同步增長
2005年,盡管電子元件產業受到了原材料、燃料、運輸費用大幅提價所帶來的成本提高和某些產品降價的負面影響,但通過改善經營、加強管理、加速流通,第19屆電子元件百強企業終于獲得了累累碩果,收入、效益雙豐收,共完成利潤總額66.14億元,同比增長19.83%。利潤總額同比增長的企業有77家,利潤總額同比增長超過100%的企業有12家;利潤總額同比增長超過30%的有44家。但是經營規模大的企業并不意味著有較好的贏利能力,如廣東風華、富通集團、廣州宏仁、NEC東金科技2005年銷售收入均超過10億元,但利潤總額均為負增長,其總資產利潤率最大的為4.05%,遠未達到本屆電子元件百強的平均水平9.78%。
因此電子元件百強企業如何提高贏利能力、防止利潤下滑,實現持續、穩定和快速增長是擺在企業面前的重要任務。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本文鏈接:中國電子元件百強收入凈增長超百億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6-5/20065301012.html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6-5/2006530101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