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八研究所研制的探測雙星電源系統,日前通過了天津市科委的成果鑒定。
“雙星探測計劃”是中歐政府間空間合作項目,該項目的目標是通過中方研制的雙星與歐空局在軌的四顆衛星實現對近赤道區和近極區的磁場和空間粒子的時空變化進行立體探測。
“探測一號(TC-1)”和“探測二號(TC-2)”兩顆衛星于2003年12月30日、2004年7月25日分別在西昌和太原發射中心升空。
十八所雙星電源系統主任設計師錢成喜介紹,衛星電源系統是空間科技發展所需要的核心。它包括太陽電池陣、鎳氫蓄電池組和帶有計算機的電源控制器。在探測雙星的電源系統中,中國首次使用了等電位技術、首次采用專門技術解決了太陽能電池自身產生磁場的干擾問題,首次使用了鎳氫電池,首次對鎳氫電池充放電進行自主管理。
錢成喜說,該成果是衛星電源系統的一次重大技術突破,為后繼型號的工程應用提供借鑒,具有一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及推廣前景。
“雙星探測計劃”是中歐政府間空間合作項目,該項目的目標是通過中方研制的雙星與歐空局在軌的四顆衛星實現對近赤道區和近極區的磁場和空間粒子的時空變化進行立體探測。
“探測一號(TC-1)”和“探測二號(TC-2)”兩顆衛星于2003年12月30日、2004年7月25日分別在西昌和太原發射中心升空。
十八所雙星電源系統主任設計師錢成喜介紹,衛星電源系統是空間科技發展所需要的核心。它包括太陽電池陣、鎳氫蓄電池組和帶有計算機的電源控制器。在探測雙星的電源系統中,中國首次使用了等電位技術、首次采用專門技術解決了太陽能電池自身產生磁場的干擾問題,首次使用了鎳氫電池,首次對鎳氫電池充放電進行自主管理。
錢成喜說,該成果是衛星電源系統的一次重大技術突破,為后繼型號的工程應用提供借鑒,具有一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及推廣前景。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來源:新華網
來源:新華網
本文鏈接:中國成功研制出探測雙星電源系統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6-5/200651210481.html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6-5/20065121048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