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 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研究員張華民負責的國家“863”課題“氧化還原液流儲能電池系統的研究開發”,近日在大連通過了由科技部組織的專家組驗收和遼寧省科技廳主持的成果鑒定。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研制的全釩氧化還原液流儲能電池的額定輸出功率達到10.1千瓦,最大放電功率達23.9千瓦,放電電流密度85毫安/平方厘米時,能量效率80.4%,按時超額完成了項目任務書規定的考核指標。該技術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據專家介紹,我國大規模利用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但是,由于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具有不穩定和不連續的特點,因此需要開發和建設配套的電能儲存(蓄電)裝置或電站來保證發電、供電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由此,研究高效儲能技術,實現能源多樣化成為當今科學研究的重大課題。
大連化物所針對國家需求,在上個世紀90年代末研究了鐵—鉻液流儲能電池。2000年以來,又開始了多硫化鈉/溴液流儲能電池及全釩液流儲能電池的研究開發,通過國家“863”后續能源領域的支持,在電極設計制備、雙極板設計制備、電解質溶液分配、電池組公用管道設計、電池組裝及系統設計與集成技術等方面取得重大進展,成功地開發出10千瓦級全釩液流儲能電池系統。該電池與其他蓄電池相比,具有能量轉換效率高、蓄電容電大、選址自由、成本低廉等優點。這一系統可用于調節風能等可再生能源連續穩定供電,是實現大規模利用可再生能源的關鍵技術之一,還可用于電網的“削峰填谷”,以實現高效節能以及作為重要部門和大型用電企業的備用電源等。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研制的全釩氧化還原液流儲能電池的額定輸出功率達到10.1千瓦,最大放電功率達23.9千瓦,放電電流密度85毫安/平方厘米時,能量效率80.4%,按時超額完成了項目任務書規定的考核指標。該技術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據專家介紹,我國大規模利用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但是,由于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具有不穩定和不連續的特點,因此需要開發和建設配套的電能儲存(蓄電)裝置或電站來保證發電、供電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由此,研究高效儲能技術,實現能源多樣化成為當今科學研究的重大課題。
大連化物所針對國家需求,在上個世紀90年代末研究了鐵—鉻液流儲能電池。2000年以來,又開始了多硫化鈉/溴液流儲能電池及全釩液流儲能電池的研究開發,通過國家“863”后續能源領域的支持,在電極設計制備、雙極板設計制備、電解質溶液分配、電池組公用管道設計、電池組裝及系統設計與集成技術等方面取得重大進展,成功地開發出10千瓦級全釩液流儲能電池系統。該電池與其他蓄電池相比,具有能量轉換效率高、蓄電容電大、選址自由、成本低廉等優點。這一系統可用于調節風能等可再生能源連續穩定供電,是實現大規模利用可再生能源的關鍵技術之一,還可用于電網的“削峰填谷”,以實現高效節能以及作為重要部門和大型用電企業的備用電源等。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編輯:Lipton
編輯:Lipton
本文鏈接:十千瓦級全釩液流儲能電池系統已研制成功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6-4/20064121038.html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6-4/2006412103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