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塊香煙盒大小的玻璃上涂上一層新型納米材料,用兩根電線把它與小電風扇相連,然后再將“玻璃”放在陽光下,小電扇立刻就呼呼地轉了起來。在南京大學日前舉行的科技成果專項推薦會上,“可見光響應型太陽能電池”一亮相,就引起眾多企業家的濃厚興趣。
據專家介紹,每年照到地球表面的太陽能相當于全世界每年能源消耗總量的1萬倍,而可見光能量占到整個太陽能的50%左右。怎樣提高太陽光中的可見光利用率,是各國科學家正在探索的熱點。南京大學環境材料與再生能源研究中心主任鄒志剛教授所在的課題組與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合作,第一次在世界上成功地開發出可見光響應型水全分解光催化劑。鄒志剛教授介紹說,這種新型太陽能電池發電原理主要模擬植物的光合作用。專家說,目前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太陽能電池是晶體硅太陽能電池,高純度的多晶硅在我國極度稀缺,主要依賴進口,從而造成太陽能電池“兩頭在外”的情況,90%的原料靠進口,90%以上的產品又都出口。而鄒志剛教授他們研制的“可見光響應型太陽能電池”,材料費僅為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的十分之一,不但成本低廉,同時工藝也很簡單,適宜大規模生產,產業化前景十分看好。鄒志剛教授說,這種新型材料最適合用在玻璃上,因此家居玻璃、商住樓玻璃幕墻都可以做成一塊塊太陽能電池。也就是說,今后每個家庭都可以擁有一個小型的“太陽能發電站”。
“這種電池的最大優勢還在于不僅可以利用陽光發電,室內的燈光也可以利用。”鄒志剛教授說,“我們現在正在做電池穩定性方面的研究,同時更新技術,進一步降低成本,使之盡早進入老百姓生活!
據專家介紹,每年照到地球表面的太陽能相當于全世界每年能源消耗總量的1萬倍,而可見光能量占到整個太陽能的50%左右。怎樣提高太陽光中的可見光利用率,是各國科學家正在探索的熱點。南京大學環境材料與再生能源研究中心主任鄒志剛教授所在的課題組與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合作,第一次在世界上成功地開發出可見光響應型水全分解光催化劑。鄒志剛教授介紹說,這種新型太陽能電池發電原理主要模擬植物的光合作用。專家說,目前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太陽能電池是晶體硅太陽能電池,高純度的多晶硅在我國極度稀缺,主要依賴進口,從而造成太陽能電池“兩頭在外”的情況,90%的原料靠進口,90%以上的產品又都出口。而鄒志剛教授他們研制的“可見光響應型太陽能電池”,材料費僅為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的十分之一,不但成本低廉,同時工藝也很簡單,適宜大規模生產,產業化前景十分看好。鄒志剛教授說,這種新型材料最適合用在玻璃上,因此家居玻璃、商住樓玻璃幕墻都可以做成一塊塊太陽能電池。也就是說,今后每個家庭都可以擁有一個小型的“太陽能發電站”。
“這種電池的最大優勢還在于不僅可以利用陽光發電,室內的燈光也可以利用。”鄒志剛教授說,“我們現在正在做電池穩定性方面的研究,同時更新技術,進一步降低成本,使之盡早進入老百姓生活!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來源:新華網江蘇頻道
來源:新華網江蘇頻道
本文鏈接:南京大學發明可見光響應型太陽能電池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6-3/200632795157.html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6-3/20063279515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