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燃料電池產品開發商的產品推陳出新,但是如何這項技術商業化并獲得盈利仍然是個問題。最近,佳能、松下、三星、東芝以及其它關注這個領域的大型電子廠商都相繼宣布推出微型燃料電池新品。與此同時,一些初創公司也宣布在該領域取得進展。
但是,這項技術尚出于研發階段,這些燃料電池廠商能否從中盈利還很難說。投資銀行Piper Jaffrey 的分析師Jesse Pichel表示:“微型燃料電池的商業化之路還很漫長,軍方便攜式通信設備領域可望成為試驗田!
2007年左右,飛機乘客可以使用帶燃料電池的便攜式產品,這對這項技術的商業化進程是一個很大的推進。在最近舉行的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IEC)上,發布了個人電子設備使用小型燃料電池的安全指南,這可是燃料電池商業化的另一個重要里程碑。IEC的指南打開了燃料電池通往航空市場的大門。
根據國際民航組織(ICAO)的技術指南,旅客可以在飛機上攜帶多種燃料供能的燃料電池,包括甲醇、乙醇、酒精、丁烷和氫等。預計這個標準將在2007年開始實施。名為nanoMEA的技術是燃料電池中的關鍵組成部分,據稱可減少微型燃料電池的成本,產品原型由Bourns公司研制生產。
同時,德國三大化工巨頭之一的巴斯夫集團(BASF Group)和加拿大Tekion公司簽署協議,開發用于燃料電池的蟻酸(formic acid)技術。巴斯夫作為全球領先的化工巨頭,將為Tekion公司的燃料電池開發蟻酸產品,Tekion公司的燃料電池瞄準移動電話市場。
但是,這項技術尚出于研發階段,這些燃料電池廠商能否從中盈利還很難說。投資銀行Piper Jaffrey 的分析師Jesse Pichel表示:“微型燃料電池的商業化之路還很漫長,軍方便攜式通信設備領域可望成為試驗田!
2007年左右,飛機乘客可以使用帶燃料電池的便攜式產品,這對這項技術的商業化進程是一個很大的推進。在最近舉行的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IEC)上,發布了個人電子設備使用小型燃料電池的安全指南,這可是燃料電池商業化的另一個重要里程碑。IEC的指南打開了燃料電池通往航空市場的大門。
根據國際民航組織(ICAO)的技術指南,旅客可以在飛機上攜帶多種燃料供能的燃料電池,包括甲醇、乙醇、酒精、丁烷和氫等。預計這個標準將在2007年開始實施。名為nanoMEA的技術是燃料電池中的關鍵組成部分,據稱可減少微型燃料電池的成本,產品原型由Bourns公司研制生產。
同時,德國三大化工巨頭之一的巴斯夫集團(BASF Group)和加拿大Tekion公司簽署協議,開發用于燃料電池的蟻酸(formic acid)技術。巴斯夫作為全球領先的化工巨頭,將為Tekion公司的燃料電池開發蟻酸產品,Tekion公司的燃料電池瞄準移動電話市場。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來源:國際電子商情
來源:國際電子商情
本文鏈接:燃料電池商業路漫長 軍方/航空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6-3/20063231086.html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6-3/2006323108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