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  
您的位置:電源在線首頁>>行業資訊>>企業動態>>闞凱力拋國產手機全部死亡論 稱3G市場狹小正文

闞凱力拋國產手機全部死亡論 稱3G市場狹小

2006/2/28 18:18:29   南京銀線科技有限公司  供稿
分享到:
 「看不出能將3G成本降到2G以下」

  刊登《3G上馬國產手機不到10家存活》一文。在文中,手機產業鏈上游全球級供應商RFMD中國區總經理David Wang闡述了關于3G時代國內手機競爭將加劇、大多數國內手機廠商將被淘汰的觀點,并稱只有不到「10家國內廠商能夠存活下來」。

  本文刊發后,受到業界的強烈關注,對此將繼續進行跟蹤采訪。

  “如果近期上馬3G,那么國產手機不是誰能活誰不能活的問題,而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敝娦艑<、北京郵電大學信息產業政策與發展研究所教授闞凱力昨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不僅對國產手機“死亡論”表示贊同,甚至拋出“全部死亡論”。

  闞凱力重申了他以往對媒體所表述的一貫的觀點,即不贊成近期發放3G牌照。他認為,如果發放3G牌照、投入3G網絡運營、量產和銷售3G手機,將對企業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在各路聲音都表明3G牌照發放已指日可待的時候,闞凱力仍堅持稱,目前3G牌照的發放還是個未知數。

  闞凱力贊成中小企業不堪元器件等硬件成本負擔的觀點,認為“看不出能夠將3G成本降到2G以下”。由于消費者對3G“很不認可”,自然會造成狹小的市場需求。市場越小,往往廠商之間的競爭就會越大!氨姸鄰S商爭搶一塊小蛋糕,甚至根本沒有蛋糕,當然會大批死亡。”闞凱力表示:“既然在2G競爭中市場都那么小,做了3G手機以后,在成本增加、市場減少的情況下,他們拿什么來賺錢?”

  此前有人認為3G手機是國產手機最后一次“淘金”機會,而闞凱力認為:“不是最后的『淘金』,而是最后的『投井』!标R凱力表示,那些想通過3G來扭虧為盈、重整旗鼓的廠商,盡早丟掉幻想。

  “消費者最有發言權!标R凱力認為:“中國的消費者沒有3G需求,3G在中國也沒有市場!彼隽艘粋數字:美國推3G已有近2年時間,但目前僅有200萬用戶。

  手機產業鏈最薄弱一環3G時代終端商將“大魚吃小魚”

  “根據國內手機市場容量,手機終端廠商有20家就足夠了。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LG四大廠商占有75%左右的份額,剩下很小的奶酪,國內廠家10家可能都多了。”昨日,賽迪顧問半導體事業部副總經理李柯對《每日經濟新聞》表明了支持國產手機廠商“死亡論”的立場。

  李柯認為,手機最主要的四大塊元器件(有源器件、功能器件、無源元件和結構零部件)的核心技術基本上都掌握在國外廠商手中,國內廠商大多還處于“貼牌生產”的狀態。以基帶(Baseband)芯片、射頻(RF)芯片、音樂(Melody)芯片與Flash Memory等IC為主的有源器件,占手機25%-30%的硬件研發和生產成本,是國內廠商最難以實現的核心技術。尤其是射頻芯片,基本上只有RFMD、三星等4家國外公司具備技術能力。雖然去年我國研制出一些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掌握核心技術的手機核心芯片,突破了中國手機行業“有機無芯”的局面,但這些手機核心芯片還未實行大規模量產,絕大多數國內廠商的產業鏈上游仍是國外廠商供給。

  手機連接器與機殼等容易被人忽略的元器件,雖然只占硬件成本的5%-6%,但進入的壁壘仍然很高。李柯舉例說,最常見的手機外殼弧形、圓形和倒角設計等看似不起眼的元器件正越來越精密,目前國內廠商基本沒有這種能力。3G時代的手機,消費電子化的功能會被夸大,機殼色澤、觸感、耐磨損都有很高要求,包括表面處理、涂布等專利形成了很高的進入門檻,令眾多國內廠商無法企及。

  當然,國內廠商可以選擇元器件和技術購買,但他們必須面臨3個現實問題。首先,要付出高昂的成本代價,這必將降低手機利潤;其次,要對元器件進行整體設計和模塊拼裝,這和“原裝原配”自然會有所差別,性能上將差強人意;最后,即便能夠從國外廠商那里購來先進技術,基本上也需要6個月左右。在手機行業,時間成本是很大的。一般來說,6個月時間,國外大公司已將最大的利潤賺走,國內廠商只能“啃剩下的骨頭”。

  賽迪顧問通信與網絡事業副總經理楊凱表示,手機市場會出現“大魚吃小魚”現象!3G牌照發放以后,手機的整個產業鏈都存在很大變數,作為3G產業鏈最薄弱的一環,國內一些手機終端產商被淘汰在所難免!

  楊凱表示,對于國內用戶的3G需求,目前幾乎所有咨詢機構、專家、手機元器件提供商、運營商、設備商、終端廠商乃至SP和CP增值廠商,都積極評估但心中無數。國內手機廠商如果要存活,借助于運營商和設備商強大的實力進行捆綁,是最現實的選擇。

  宇龍:技術差異有望解國產手機死結

  “能否將市場機遇變成現實機遇,就要看是否為3G做足準備,是否有足夠多的全面技術儲備。我們認為,這兩大「潛動力」才是內功。沒有這兩者,市場再大也變不成利潤!弊蛉,宇龍計算機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營銷中心總經理李旺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今年中國將迎來3G元年似乎已成定局,技術差異化是制勝關鍵。

  李旺說,從根本上看,能否適應3G時代的客戶需求是根本所在,而3G時代的客戶需求背后正是以技術為支撐、以差異化產品為導向、以營銷為輔助的。

  目前,宇龍與3G主要專利廠商美國高通已簽署“全球用戶單元技術許可協議”,其授權既包括CDMA20001X/1xEV-DO專利,也包括WCDMA/UMTS相關基礎專利。宇龍在3G研發上已兼顧WCDMA和CDMA2000兩大標準。

  宇龍總經理郭德英表示:“多模手機一直是我們的優勢,我們期待著與領先的CDMA技術開發商和供應商高通合作,推動普通和多模3G手機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部署!

  在李旺看來,在激烈的競爭中,技術差異化有望真正求解國產手機的市場死結!3G初期,雙;蚨嗄J謾C將占據主導地位。一方面因為人們希望保存已有的號碼資源;另一方面,很多人希望使用3G的各項服務,如視頻電話、各種增值服務等!

  他說,3G時代就整個手機行業而言是巨大機遇,但國產手機要想真正有所突破,面臨的問題不比2G時代少,能否抓住這一機遇尚難料定。

  3G過渡期 我國手機業受三大因素影響

  2006年是我國移動通信向3G的過渡時期。手機產業上下游整合、手機銷售渠道的變革以及新核準手機生產企業進入,將影響我國手機產業的發展。

  信息產業部經濟運行司有關負責人27日介紹說,2006年3G網絡的建設,使移動通信產業又將迎來高速發展期。同時,3G時代新的游戲規則使手機廠商與移動運營商、設備供應商、內容提供商、金融服務商、無線接入商等的聯系更為緊密。作為手機廠商來講,其核心競爭能力將增加一項重要指標,那就是對相關上下游資源的整合能力。在這方面,國產品牌手機將有較大優勢。

  移動運營商的規模采購和捆綁銷售將快速演變為一支重要的銷售方式。3G時期的手機銷售模式將發生深刻變化。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為了推廣新業務,加強自身在整個產業鏈中的地位,將會加強和最終用戶的聯系。同時,為應對新的移動運營商,將更多介入手機銷售領域。而新進移動運營商面臨迅速發展用戶的壓力,也將采取類似中國聯通CDMA網初期的策略,通過終端補貼甚至入網送手機等優惠來發展用戶,為手機生產企業帶來新機遇。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本文鏈接:闞凱力拋國產手機全部死亡論 稱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6-2/2006228181829.html
文章標簽:
  投稿熱線 0755-82905460    郵箱  :news@cps800.com
關于該條新聞資訊信息已有0條留言,我有如下留言:
請您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導致的法律責任
·本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刪除其管轄的留言內容
·您在本網的留言內容,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留言   免費注冊會員
關鍵字:
        
按時間:
關閉
av在线天堂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