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產業是新興的、極具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
發展和利用風能是國際化的大趨勢。據世界風能協會預計,到2020年,風力發電可提供世界電力需求的12%,創造180萬個就業機會。
國家發改委已明確提出中國風電發展的規劃目標:2015年全國風電裝機容量達到1500萬千瓦,2020年達到3000萬千瓦。據統計數據,風電場投資至少為每千瓦8000元人民幣,其中風電機組的采購金額占80%。因此,在2020年前,風電機組制造市場每年可形成100億元到200億元的規模。
我國風能資源開發處于初級階段
中國風能實際可開發量為2.53億千瓦。2005年底,全國風力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不到160萬千瓦,占可開發量的千分之六,市場潛力巨大。
國家立法支持風電產業發展
為了促進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增加能源供應,改善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保護環境,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原國家經貿委發布了《關于進一步促進風力發電發展的若干意見》。
我國風電產業發展的瓶頸
風電機組的基礎研究、設計和生產制造一直是我國風電產業發展的瓶頸。現國內安裝的風力發電機組中,100%是國外設計的產品,75%左右是進口產品,且主要為600千瓦的產品。
購買制造許可證
在2005年,國內多家企業采取高價購買國外已有的1.0~1.5MW機組的制造技術,在國內生產機械零部件,國外采購控制系統、高精密零部件,最后在國內總裝的方式,準備生產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
這種方式,一般首期須付幾千萬元的技術轉讓(限許可生產)費,以后每生產一臺,須交納幾十萬的技術提成費,使得機組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市場競爭能力弱。
更重要的是,外方在協議中提出,引入方不能自我設計、生產與引入機型功率相近的產品,這必然限制了引入方持續發展能力。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和掌握,是一個耗時很長的過程,從技術引進到形成大批量生產能力,至少也要1~2年的時間。
自力更生研發先進機組
為了加速風力發電設備國產化進程,原國家計委、科技部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在國家科技部科技攻關項目、863項目支持下,國內相關單位要掌握了兆瓦級風力發電機組及主要部件的設計、制造能力,完成MW級風力發電機組的研制并產業化。
風力發電機組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將在競爭中具有明顯的技術優勢、成本優勢與價格優勢,為風電場建設采用國產設備提供了優質廉價的選擇,也迫使國外同類產品參與中國市場競爭時,價格大幅降低,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中國風電產業的發展。
發展和利用風能是國際化的大趨勢。據世界風能協會預計,到2020年,風力發電可提供世界電力需求的12%,創造180萬個就業機會。
國家發改委已明確提出中國風電發展的規劃目標:2015年全國風電裝機容量達到1500萬千瓦,2020年達到3000萬千瓦。據統計數據,風電場投資至少為每千瓦8000元人民幣,其中風電機組的采購金額占80%。因此,在2020年前,風電機組制造市場每年可形成100億元到200億元的規模。
我國風能資源開發處于初級階段
中國風能實際可開發量為2.53億千瓦。2005年底,全國風力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不到160萬千瓦,占可開發量的千分之六,市場潛力巨大。
國家立法支持風電產業發展
為了促進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增加能源供應,改善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保護環境,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原國家經貿委發布了《關于進一步促進風力發電發展的若干意見》。
我國風電產業發展的瓶頸
風電機組的基礎研究、設計和生產制造一直是我國風電產業發展的瓶頸。現國內安裝的風力發電機組中,100%是國外設計的產品,75%左右是進口產品,且主要為600千瓦的產品。
購買制造許可證
在2005年,國內多家企業采取高價購買國外已有的1.0~1.5MW機組的制造技術,在國內生產機械零部件,國外采購控制系統、高精密零部件,最后在國內總裝的方式,準備生產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
這種方式,一般首期須付幾千萬元的技術轉讓(限許可生產)費,以后每生產一臺,須交納幾十萬的技術提成費,使得機組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市場競爭能力弱。
更重要的是,外方在協議中提出,引入方不能自我設計、生產與引入機型功率相近的產品,這必然限制了引入方持續發展能力。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和掌握,是一個耗時很長的過程,從技術引進到形成大批量生產能力,至少也要1~2年的時間。
自力更生研發先進機組
為了加速風力發電設備國產化進程,原國家計委、科技部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在國家科技部科技攻關項目、863項目支持下,國內相關單位要掌握了兆瓦級風力發電機組及主要部件的設計、制造能力,完成MW級風力發電機組的研制并產業化。
風力發電機組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將在競爭中具有明顯的技術優勢、成本優勢與價格優勢,為風電場建設采用國產設備提供了優質廉價的選擇,也迫使國外同類產品參與中國市場競爭時,價格大幅降低,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中國風電產業的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編輯:NewsSource
來源:華創風能
編輯:NewsSource
來源:華創風能
本文鏈接:中國風電機組制造產業現狀分析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6-11/2006119111012.html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6-11/2006119111012.html
文章標簽: 風電機組制造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