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僅有名片大小形狀如同玻璃片的電池板,卻能完成光能到電能的轉換,吸收一天太陽光能,可讓一盞50瓦燈亮上一夜。在江寧開發區,有這樣一家企業憑著這小小的電池板,掀起中國可再生能源產業的全新變革,其最終年產600萬兆瓦的產能使得南京問鼎國內最大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近日,該基地第一條生產線已投產。
澳大利亞博士團隊領銜出擊
這家名為中電光伏的企業來頭不小,由國內知名的中電電氣集團和澳大利亞博士團隊合作成立。其中,這個由7個博士組成的團隊,集結了國際頂尖的研發力量。公司的總經理趙建華博士更是國際光伏界的風云人物。
國際上一提到太陽能電池或者光伏,趙建華的名字無人不知。至今他還保持著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率24.7%的世界紀錄(這是光伏行業的最核心技術)。由他領銜的博士團隊矢志在南京建成一個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綜合性光伏基地。據公司負責人介紹,目前公司的研發部已成立,工廠建成之后將專門建一條研發線。研發和生產同時上線,開了國內光伏產業先例。
年底產能將比目前國內總和高出一倍
據悉,目前投產的為一期工程,總投資3000萬美元,從開工到建成投產僅用了1年時間。第一條生產線年生產能力為32兆瓦;第二、三條生產線的設備正在運輸途中,年底三條生產線將全部投產。
中電光伏有關負責人說,三條生產線上馬后,將形成100兆瓦太陽能電池的生產規模,產出達25億,比目前全國生產能力的總和還要高一倍,擠進國際光伏企業前五的行列,推動中國可再生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來自德國、荷蘭、奧地利、新加坡等十幾家國外客商已紛紛前來訂購太陽能電池。“如果原材料供應能跟得上,公司的銷售訂單可排到2008年!
與夏普等跨國公司正面比拼
太陽能目前已廣泛應用于航天航空、并網發電、汽車、高速公路等人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作為一種綠色清潔能源,它有望成為未來電力供應的主要支柱。夏普、BP等跨國公司在該領域已處于領先地位。
作為后起之秀的中電光伏已鎖定了自己的追趕目標:2006年達到200兆瓦生產能力,產能50億;2007年達到400兆瓦生產能力,產能100億;2008年達到600兆瓦生產能力,產能150億。屆時,這個規模將可以直接與夏普、BP等公司正面比拼。
澳大利亞博士團隊領銜出擊
這家名為中電光伏的企業來頭不小,由國內知名的中電電氣集團和澳大利亞博士團隊合作成立。其中,這個由7個博士組成的團隊,集結了國際頂尖的研發力量。公司的總經理趙建華博士更是國際光伏界的風云人物。
國際上一提到太陽能電池或者光伏,趙建華的名字無人不知。至今他還保持著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率24.7%的世界紀錄(這是光伏行業的最核心技術)。由他領銜的博士團隊矢志在南京建成一個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綜合性光伏基地。據公司負責人介紹,目前公司的研發部已成立,工廠建成之后將專門建一條研發線。研發和生產同時上線,開了國內光伏產業先例。
年底產能將比目前國內總和高出一倍
據悉,目前投產的為一期工程,總投資3000萬美元,從開工到建成投產僅用了1年時間。第一條生產線年生產能力為32兆瓦;第二、三條生產線的設備正在運輸途中,年底三條生產線將全部投產。
中電光伏有關負責人說,三條生產線上馬后,將形成100兆瓦太陽能電池的生產規模,產出達25億,比目前全國生產能力的總和還要高一倍,擠進國際光伏企業前五的行列,推動中國可再生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來自德國、荷蘭、奧地利、新加坡等十幾家國外客商已紛紛前來訂購太陽能電池。“如果原材料供應能跟得上,公司的銷售訂單可排到2008年!
與夏普等跨國公司正面比拼
太陽能目前已廣泛應用于航天航空、并網發電、汽車、高速公路等人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作為一種綠色清潔能源,它有望成為未來電力供應的主要支柱。夏普、BP等跨國公司在該領域已處于領先地位。
作為后起之秀的中電光伏已鎖定了自己的追趕目標:2006年達到200兆瓦生產能力,產能50億;2007年達到400兆瓦生產能力,產能100億;2008年達到600兆瓦生產能力,產能150億。屆時,這個規模將可以直接與夏普、BP等公司正面比拼。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來源:南京報業網
來源:南京報業網
本文鏈接:南京問鼎國內最大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5-8/20058291125.html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5-8/2005829112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