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領先的跨國高科技公司安捷倫科技(NYSE:A)日前宣布三大新的戰略性項目即將在中國上馬,再次表明了公司對于推進中國半導體行業技術水平做出的承諾。這三項項目是:為培訓中國新一代半導體測試工程師而設立的安捷倫半導體測試學院,為研發系統軟件而建立的半導體測試解決方案研發中心,以及為協助中國晉升世界級芯片制造中心所舉辦的安捷倫杯半導體制造技術論文比賽。
其一,安捷倫半導體測試學院提供的是一個集中緊張的,為期12個月的專門培訓項目,旨在為安捷倫以及中國半導體業培養半導體測試工程師。36名應屆大學畢業生將有機會成為第一批接受這項培訓的人選。培訓包括為期6個月的模塊培訓課程,來了解半導體測試的基本原理,接下來的6個月是全面的應用測試實習,以提高實際的動手操作以及項目執行的能力。在這一年的培訓之后,所有的培訓生將可在中國或國際半導體行業內施展他們的所學。
其二是在上海外高橋建立一個半導體測試解決方案研發中心。該研發中心緊鄰安捷倫現有的半導體測試應用研發中心,有利于知識的分享和集中。研發中心的啟動人員有13名,他們將從2005年3月開始營運。到2005年底,研發中心的團隊人員可望達倍數成長,將負責為中國市場開發量身訂制的解決方案。
最后,為鼓勵在半導體制造技術方面的研究,安捷倫自動測試事業群將會開展一個半導體制造技術論文比賽,目標鎖定在中科院以及15所與微電子相關的院校,它們都是由中國教育部認可的“國家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在這個項目中,成績優秀的學生團隊可通過實習擴大其就業選擇的機會。
安捷倫與北京大學和復旦大學的微電子學院都有著密切的合作關系。通過使用安捷倫的系統級芯片(SOC)測試系統,學校實驗室的測試能力得以加強,電子工程專業的學生也可以參加高級SOC測試的班級和課程,參與SOC設備的開發。
安捷倫中國半導體測試團隊在支持本地客戶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與頂級的半導體企業建立了緊密的聯盟關系,比如中芯國際、大唐微電子、海爾、六合萬通、威宇科技、宏力、和艦科技等。同時,安捷倫還與清華大學和復旦大學開展著教育和捐贈合作項目。
提高中國在世界半導體供應鏈的競爭力是安捷倫中國半導體測試團隊的長期承諾。安捷倫積極為中國的客戶提供世界級的服務,使他們在硬件和軟件知識方面的需求得到滿足;同時致力于提供一站式全面測試解決方案服務和咨詢;支持承包合同制造供應鏈;以及開展在各種自發組織或公共展覽會的教育培訓、技術座談會和研討會。
其一,安捷倫半導體測試學院提供的是一個集中緊張的,為期12個月的專門培訓項目,旨在為安捷倫以及中國半導體業培養半導體測試工程師。36名應屆大學畢業生將有機會成為第一批接受這項培訓的人選。培訓包括為期6個月的模塊培訓課程,來了解半導體測試的基本原理,接下來的6個月是全面的應用測試實習,以提高實際的動手操作以及項目執行的能力。在這一年的培訓之后,所有的培訓生將可在中國或國際半導體行業內施展他們的所學。
其二是在上海外高橋建立一個半導體測試解決方案研發中心。該研發中心緊鄰安捷倫現有的半導體測試應用研發中心,有利于知識的分享和集中。研發中心的啟動人員有13名,他們將從2005年3月開始營運。到2005年底,研發中心的團隊人員可望達倍數成長,將負責為中國市場開發量身訂制的解決方案。
最后,為鼓勵在半導體制造技術方面的研究,安捷倫自動測試事業群將會開展一個半導體制造技術論文比賽,目標鎖定在中科院以及15所與微電子相關的院校,它們都是由中國教育部認可的“國家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在這個項目中,成績優秀的學生團隊可通過實習擴大其就業選擇的機會。
安捷倫與北京大學和復旦大學的微電子學院都有著密切的合作關系。通過使用安捷倫的系統級芯片(SOC)測試系統,學校實驗室的測試能力得以加強,電子工程專業的學生也可以參加高級SOC測試的班級和課程,參與SOC設備的開發。
安捷倫中國半導體測試團隊在支持本地客戶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與頂級的半導體企業建立了緊密的聯盟關系,比如中芯國際、大唐微電子、海爾、六合萬通、威宇科技、宏力、和艦科技等。同時,安捷倫還與清華大學和復旦大學開展著教育和捐贈合作項目。
提高中國在世界半導體供應鏈的競爭力是安捷倫中國半導體測試團隊的長期承諾。安捷倫積極為中國的客戶提供世界級的服務,使他們在硬件和軟件知識方面的需求得到滿足;同時致力于提供一站式全面測試解決方案服務和咨詢;支持承包合同制造供應鏈;以及開展在各種自發組織或公共展覽會的教育培訓、技術座談會和研討會。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本文鏈接:安捷倫科技力推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5-3/2005339140.html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5-3/200533914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