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  
您的位置:電源在線首頁>>行業資訊>>企業動態>>世界信息通信技術發展趨勢正文

世界信息通信技術發展趨勢

2005/12/13 1:39:40   南京銀線科技有限公司  供稿
分享到:

               [size=4]世界信息通信技術發展趨勢[/size]

信息內容:


 [size=3]人類歷史記載了人類生活、工作、學習、娛樂等多方面所發生的進步與變化,而其中許多進步要歸功于信息通信技術方面的革命。作為社會發展的積極推動力,信息通信技術已滲透到了全球的各個角落,促進了全人類經濟與文化的不斷發展;ヂ摼W實現了不同國家、不同地區間人們的“親密接觸”;移動和寬帶技術讓人類感受到了豐富多彩的通信體驗;新的信息服務和電子商務改變了人類原有的消費模式等,這一切都顯示了整個信息通信技術產業發展的勃勃生機。

  1、軟件產業日益全球化

  據國際調查:目前美國軟件產業年銷售額和就業人數分別約為2000億美元和100萬人,位居第二的日本為850億美元和53.4萬人,德國居第三位,為400億美元和30萬人?梢哉f軟件業仍由經濟大國支配。但是,一些非經濟大國的軟件產業的成長引人注目,尤其是印度、中國、愛爾蘭、以色列和巴西。這說明,軟件產業已日益全球化。
  2002年,印度和中國的軟件產業規模分別為125億美元和133億美元,巴西和以色列2001年的銷售額分別為77億美元和41億美元,愛爾蘭2002年的軟件總銷售額為123億美元。
  上述5國軟件產業就業人數差異很大。印度約為25萬人(2003年3月),中國和巴西分別為16萬和19萬人(2000年),愛爾蘭為2.8萬人(2002年),以色列有1.5萬人(2001年)。這些銷售額和就業人數的數字表明,雇員人均銷售額有明顯差異:以色列最高;其次是愛爾蘭,但略低于德國;印度人均5萬美元;中國和巴西的數字也差不多。
  以色列軟件產業主要以產品和研發為導向。巴西、中國和印度的附加值較低,印度尤其依賴服務。愛爾蘭介于兩者之間,有一些以產品為導向的企業,而小型咨詢公司和生存空間小的公司很多。
  巴西和中國的軟件銷售額占gdp的比例為1%~1.5%,與美、日、德等富國的數字差不多。以色列和印度的軟件銷售額分別相當于其gdp的3.7%和2.5%。
  印度、愛爾蘭、以色列和中國、巴西的軟件增長模式有明顯的差異。中國和巴西的出口能力是通過服務國內市場而培育和發展起來的;而印度、愛爾蘭和以色列的軟件產業則明顯以出口為導向。2002年,這3個國家的出口份額分別為80%、85%和70%。
  印度、愛爾蘭和以色列3國豐富的科技勞動力為它們發展軟件產業創造了條件,因為這既是就業的需要,又是軟件產業發展的要素?萍紕趧恿ωS富無疑是印度等國軟件產業成功的關鍵因素。原因有兩個:一是相關人力資本供應水平高;二是它們的畢業生供應具有彈性。這些國家的教育機構能夠隨著人力需求的增加而培養出更多的工程師。
  印度、愛爾蘭、以色列、中國和巴西也直接向外國尤其是美國供應人力資本。結果,這些國家在美國有大量移民。據估計:中國、印度、巴西在美國的高度熟練移民分別為40萬、30萬和6萬人。移民作為“尊貴的中介”可以提供聯系,并且有人回歸,帶回寶貴的技能和專門知識。在接受調查的56個愛爾蘭軟件創業者中,有66%曾在國外工作,55%曾在跨國公司工作。
  在印度、愛爾蘭和以色列,軟件產業成功的一個原因是跨國公司的作用。目前,跨國公司占愛爾蘭軟件產業銷售額的55%,F在,跨國公司和以色列本國軟件公司建立了積極的聯盟和聯系?鐕,尤其是西門子和愛立信,對巴西國內能力的形成做出了貢獻。在中國的前10~15家軟件公司名單中包括了ibm、微軟、甲骨文和sap。這些公司,尤其是它們作為套裝產品的供應商,在中國的軟件產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2、亞洲正迅速成為以太網通信技術的重要市場

  由于互聯網用戶迅速增長,對寬帶網絡服務需求不斷增長,以太網通信技術的市場迅速擴大,亞洲地區正在成為以太網通信技術的重要市場。
  以太網是一種常用的局域網建網技術。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隨著百兆、千兆和萬兆位快速以太網的推出,這種技術開始被大規模應用。
  有資料顯示:目前亞洲是以太網技術的最大應用市場,占全球市場總份額的40%,遠遠超過美國和歐洲。近年來,中國光纖以太網接入服務迅速增長,2002~2003年,采用中國電信的光纖以太網接入服務的企業和居民用戶增長了250%。韓國和印度的企業也開始用寬帶以太網方式實現企業廣域網的多點連接,促進游戲娛樂產業的發展。

  相對于歐美市場,以太網在亞洲更容易被接受。其主要原因有兩個:首先,應用互聯網較早的歐美對現有設備進行更新需要一個過程,而亞洲正處于互聯網大發展時期,便于采用最新技術,這為部署以太網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其次,亞洲地域廣闊、人口稠密,部署以太網的成本相對較低。
  3、全球電子工業將進入納米時代
  納米技術是指在0.1~100納米的尺度內,研究電子、原子和分子運動規律和特性的嶄新技術。如今全球電子工業元器件加工精度已經達到120納米,隨著電子工業技術的提高,2005年將達到100納米以下,從而標志著電子工業進入納米時代。
  電子元器件進入納米級意味著存儲元件體積更小、存儲信息更多、功能更強。據統計:2003年單位芯片的晶體管數目與1963年相比增加了10億倍。進入納米時代后,這一數目將保持每5年增加10倍的速度,同時納米級元器件價格將更便宜。
  隨著電子工業逐步進入納米時代,納米技術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專業機構預測:今后10年納米技術在電子工業中的應用規模將達到3000億美元。因此,美國科學院將信息、生物、納米作為科研3大支柱。2003年,美國眾議院還立法將發展納米科技作為國家科研計劃的重點。法國科學院也將納米技術定義為具有革命性的技術,并與歐盟一起制定了有關發展計劃和法律。
  4、量子加密技術應運而生
  隨著internet用戶的激增和商用的深入,網絡安全已經成為了商業客戶和普通消費者共同關心的事情。巨大的市場需求推動了技術的不斷創新和應用領域的快速延展。量子加密技術也應運而生。
  與目前常用的加密技術不同,量子加密技術主要利用量子的狀態作為信息加密和解密的密鑰,任何想對其進行破解的人都會因量子狀態的改變而得不到有用的信息,從而確保了由量子加密技術進行加密的通信內容的安全。
  量子加密技術現在正被越來越多的專家所青睞,許多國家都在積極進行研究,而且已經頗有成效。

  新加坡正努力使自己成為全球第一個在全國通信網絡啟用量子密碼加密系統的國家。瑞士的quantique、美國的magiq和日本的nec這3家公司已經推出了面向光網絡的、依靠基本物理定律阻斷偷聽的加密系統。同時,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也將迅速實現一個基于新穎的光子糾纏方法的量子加密系統的商用化。
  可以說,量子加密技術已經近在眼前,人類加密的歷史將會往前邁進一大步。量子加密技術的發展給我們展示了一個美好的未來,我們完全有理由期待更安全的信息時代。
  5、傳輸和圖像通信技術發明活動十分活躍
  專利的產出與科學技術發展水平具有相關的聯系,世界上90%以上的新技術、新發明都首先出現在專利文獻上。借鑒中國科學院成都文獻情報中心對電子通信技術類美國專利產出近況的統計、分析,發現傳輸和圖像通信技術發明活動十分活躍。
  以美國專利商標局在互聯網上提供的美國公開專利數據庫的數據為基礎,按照國際專利分類法分類,統計2001~2003年電子通信技術領域美國專利文獻的產出情況,發現申請載有信息信號(特指傳輸與信息的特性無關)的傳輸、圖像通信技術主題的美國專利在電子通信技術中表現最為活躍,其次是電話通信、數字信息的傳輸。
  相關數據還表明,2003年保密通信和數字信息傳輸技術在美國專利中所占的比例比2002年和2001年都有所增加,這與近年保密信息技術的社會和科技發展需求增加相一致。
  通過分析世界9個發達國家(美國、日本、德國、韓國、法國、加拿大、荷蘭、英國、瑞士)近年來在美國申請的電子通信技術類專利數量的分布情況,發現美國和日本申請的電子通信專利量最多,美國在傳輸、電話通信、數字信息傳輸、圖像通信、選擇、多路復用通信方面具有較大優勢,而日本在圖像通信、傳輸技術申請專利方面表現較為活躍,其圖像通信技術的專利申請量已經超過美國,位居第一。此外,韓國在電子通信技術方面的專利申請數量已超過德國、荷蘭、法國、加拿大、英國和瑞士等國家,其申請的專利技術主要有圖像通信、傳輸、電話通信、選擇和特定傳感器。
  6、無線通信技術成為信息通信部門的重要推動力
  據預測:無線通信技術的進步是信息通信部門內商業增長、新企業創建、國際投資和研發的重要推動力。
  全球無線通信產業繼續高速增長。今后10年內,手機增長率為7%,因此,在全球各地區無線部門的增長將快于gdp增長。據預測:到2010年全球移動通信市場將產生5290億美元的服務收入和800億美元的設備收入。2003年,上述兩種收入分別為3880億和620億美元。2010年,替代的技術(如藍牙、寬帶接入、無線局域網、等等)將創造78億美元的收入,與2003年的17億美元相比是個大增長。
  2002年,全球移動電話用戶數量增長20%以上,達到11.48億個。2003年,隨著主要的西歐市場的飽和,增長率預計回落到15%。西歐市場占全球用戶的24%,2003年底估計為3.16億個。普及率將達到68%,接近估計的70%的飽和水平。預期今后7年內用戶增長的重心將從西歐市場轉移到中國和亞太地區。2010年,中國將占全球用戶數量的21%,2005年將超過歐洲,成為世界最大的移動通信市場。這對用于西歐(gsm/gprs/3g)和中國(cdma)的新興技術的相對地位有影響。
  在2010年以前,音頻服務仍占收入的最大一部分,但移動服務經營者現在正在部署各種數據應用,以維持和增加收入。那些服務可分成7大類:
 。1)個人對個人的通信。通過郵件、文本、交談系統、統一的通信、即時通信和多媒體通信。
 。2)數據網絡聯系。利用微軟netmeeting等共享應用以及接入(客戶關系管理等)公司內部網數據應用。
  (3)流覽。在蜂窩網上可以免費閱讀的內容。
 。4)有償信息。通過蜂窩網加載或下載內容,支付的費用超過標準網絡存取費用。
 。5)電子娛樂。個性化服務和下載或訪問游戲、卡通、音樂、視頻剪輯和通過蜂窩網的其他形式的娛樂。
 。6)移動商務。面向交易的服務,包括:電子付款設施、移動購物門戶、移動銀行服務和共享貿易、賣書和賣票,不包括游戲和其他形式的內容。
  (7)視頻電話。個人對個人的可視通話。
  在北美、日本和西歐,數據服務增長將最為強勁,2003年將占全球數據服務收入的3/4。目前,數據服務市場的價值估計為550億美元,2010年將增長到2350億美元。2010年數據服務收入將占移動產業總收入的40%~50%。蜂窩網仍將主導無線市場。
  7、“人體通信”技術已略見端倪
  所謂人體通信,就是把人的身體當作線纜,利用通信裝置進行雙向數據通信。來自《日本經濟新聞》的消息稱,日本電信電話公司(ntt)研制出了高靈敏度通信裝置,利用人體作為傳遞介質,首次進行超高速通信實驗獲得了成功。這項實驗就是人體通信技術。ntt的實驗成功,說明人類不僅是共享信息的受眾,同時也將成為信息傳輸的載體。
  在人類社會全面進入信息時代的今天,開發并應用人體通信技術,其積極意義是顯而易見的。
  從信息安全的角度看,人體通信識別技術更可靠。目前,生物識別技術最可靠的是指紋和虹膜識別,已開始應用于機場、銀行和各種電子設備,可望取代人們手中的信用卡或密碼,同時可對個人計算機系統信息進行加密保護,以避免竊取和攻擊。其實,這兩項技術也并非無懈可擊,因為,生物識別只能把住“入口”,而對以某種手段入侵者則無可奈何。另外,指紋易磨損,沾水后難以識別,還有可能被他人盜取仿造指紋膜。在身份認證層面上,人體通信得天獨厚,每個人體內的“生物密碼”都不相同,而且絕對不可偽造,因而更可靠更安全。
  從信息傳輸的速度看,人體通信交換數據更便捷。除了身份認證功能,人體通信更重要的價值在于快速傳輸信息。usb接口是電腦連接周邊設備的重要通道,理論上最大信息傳輸速度為每秒12兆比特,但實際應用只能達到每秒1.5兆比特。adsl理論上的信息傳輸速度為每秒8兆比特,一般很難達到512k,上網高峰時更要大打折扣。3g網絡數據傳輸速度只有每秒0.144兆比特。ntt的實驗結果表明,人體通信的信息傳輸速度已達到每秒10兆比特,很適合于那些數據傳輸量更大或移動性更強的設備,以寬帶網的速度通過人體傳輸數據是完全可能的。而且,人體通信的信號通過人體傳導,還不會像固定電話或手機那樣發生串線和盜聽、盜打現象。
  未來,人體通信的應用范圍將越來越廣泛。你的身上可能帶著10多個微型計算機,它們被嵌入你的手表內、耳環上,或縫在衣服里,各具專用特性的微型計算機彼此連接,構成一個人體局域網。你將手放在桌子上,計算機識別系統便自動啟動;你把手伸向自動售貨機,就可以完成小額支付;你手握汽車方向盤,導航系統自動為你調整方向;你慢跑鍛煉身體,監控系統隨時提醒你心跳速率,超速它就會報警;你無論走到哪里,網上的新聞或無線話音都能傳到你的耳機或眼鏡上,聽得見,看得清。
  早在1996年,ibm就率先向外界公開了人體通信技術。目前,涉足人體通信領域的有ibm、松下、ntt以及東京大學等機構。ibm清醒地表示,關鍵的問題不是人體通信本身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如何把這個技術應用到產品上。ibm已把人體通信的開發重點放在利用網絡連接所有設備上。
  松下在人體通信技術開發上已取得重大突破,正在呼吁相關娛樂企業及運輸、醫院等行業采用人體通信系統,只要人體通信元件得以量產,其銷售價格就能控制數百日元左右。松下對人體通信的未來充滿信心:“人體通信只要發現合適的用途,就應該能夠切實地打開市場。”
  ntt總裁和田紀夫在《朝日新聞》上描繪了名為“光新時代夢想”的構想,聲稱要用5~10年時間,為寬帶網時代開發出“說、聽、看、聞、觸”五味俱全的“感官通信系統”,主要通過人體識別傳感器,把人體內的氣味和手的觸覺進行數字化處理,利用寬帶網傳輸數據。業內專家預計:到2007年,“感官通信系統”會帶來64萬億日元的經濟效益。[/size]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本文鏈接:世界信息通信技術發展趨勢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5-12/2005121313940.html
文章標簽:
  投稿熱線 0755-82905460    郵箱  :news@cps800.com
關于該條新聞資訊信息已有0條留言,我有如下留言:
請您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導致的法律責任
·本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刪除其管轄的留言內容
·您在本網的留言內容,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留言   免費注冊會員
關鍵字:
        
按時間:
關閉
av在线天堂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