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學日前傳出喜訊,該校唐元洪教授領銜的課題組日前在世界上首次合成自組生長的硅納米管。它是繼碳納米管、硅納米線后的又一種全新的納米材料,在傳感器、晶體管、光電器件等方面有很好的應用前景。據悉,唐教授關于該項研究的論文已被世界材料最高級別刊物《先進材料》正式錄用。
過去的碳納米管由于具有金屬特性,很難同現在以硅為主的計算機、電視機等現代電子設備核心集成電路芯片兼容。因此,科學家們一直希望合成只表現出半導體特性的硅納米管來解決這一問題。然而硅是四面體材料,合成難度很大。2002年以來,世界納米科學家用模板法合成了硅納米管,但合成過程比較復雜,而且用了金屬催化劑,所以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硅納米管。
唐元洪課題組另辟蹊徑,采用全新的水熱溶液生長法,合成了自組生長的硅納米管。其最大的特征是,它不但具有半導體特性,同時具備碳納米材料和硅納米線材料的性能。特別是水熱溶液生長法和其他方法相比,更易于操作,采用的原料完全無毒,所得到的硅納米管無需添加金屬催化劑,因而易于測量其真實性能,并可以減少有機物對環境的污染。目前該項成果已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
過去的碳納米管由于具有金屬特性,很難同現在以硅為主的計算機、電視機等現代電子設備核心集成電路芯片兼容。因此,科學家們一直希望合成只表現出半導體特性的硅納米管來解決這一問題。然而硅是四面體材料,合成難度很大。2002年以來,世界納米科學家用模板法合成了硅納米管,但合成過程比較復雜,而且用了金屬催化劑,所以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硅納米管。
唐元洪課題組另辟蹊徑,采用全新的水熱溶液生長法,合成了自組生長的硅納米管。其最大的特征是,它不但具有半導體特性,同時具備碳納米材料和硅納米線材料的性能。特別是水熱溶液生長法和其他方法相比,更易于操作,采用的原料完全無毒,所得到的硅納米管無需添加金屬催化劑,因而易于測量其真實性能,并可以減少有機物對環境的污染。目前該項成果已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本文鏈接:湖大合成世界首例自組生長硅納米管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5-1/200511817239.html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5-1/20051181723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