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已苦等多年的國外通信廠商來說,在可預見的2005年,日子恐怕不會好過。
據接近發改委的消息靈通人士透露,大約在兩個星期前,發改委已向國務院相關機構遞交了一份有關3G牌照發放的建議性報告。
報告建議,在現有格局下發放4張3G牌照,其中移動和聯通各一張,分別使用WCDMA和CDMA2000作為組網標準;而中國電信和網通則按各自在南北的固網經營范圍發放區域性3G牌照,并盡可能都使用TD-SCDMA作為組網標準。
由于實際牌照數量的減少,并且TD-SCDMA技術占到主要位置,這意味著等待多年的眾多國外通信設備廠商不得不在有限的市場上展開激烈的爭奪。
鐵通、衛通無緣3G牌照
根據發改委的安排,中國電信將分別在上海、江蘇、浙江和廣東四省市中的7個城市建網進行TD-SCDMA技術的試商用。試商用大約安排在明年3月進行,而正式商用則定在明年6月。
據悉,發改委建議根據TD-SCDMA試商用的情況,決定是否單獨使用TD-SCDMA作為中國電信和網通的3G組網標準。如果試商用情況不佳,則采用“WCDMA+TD-SCDMA”混合組網的方式向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發放區域性3G牌照。
消息來源稱,發改委還可能建議將TD-SCDMA從原有的2.1G頻段改頻到800M,以滿足鐵通和衛通開展集群業務的需要,但上述兩家運營商將不會得到3G牌照。
電信研究院一權威專家在接受本報電話采訪時表示,3G牌照的發放是否參照發改委報告的內容來進行尚無定論,因為最終的決定權仍在國務院。
國家發改委高新技術司處長袁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拒絕對上述報告作出評價,他表示沒有聽說過這個報告,而且國家對于3G牌照發放的具體方式一直沒有明確的態度。
信息產業部一位要求匿名的官員說,單純議論報告的內容并沒有意義,因為各方都在就3G牌照的發放方式與時機展開討論,“而且在政府層面上,這一問題確實還沒有進入到實質性的操作程序中去”。
一切為了“壓縮投資”
業內資深管理人士和分析師都相信,除去發改委本身對TD-SCDMA標準投入巨資的因素外,壓縮投資規模是發改委最終建議給中國電信和網通發放區域性3G牌照的主要原因。
按照上述方案的設想,名義上是4張3G牌照,但如果中國電信和網通使用TD-SCDMA且被劃定區域分別在南北組網,那么實際上形成3種3G標準各一張牌照的局面。
電信咨詢公司信源豐的分析師魏靜認為,向中國電信和網通發區域性牌照表現了國家對于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避免過度建設造成浪費的愿望。她說,目前3種3G標準都已投入巨額研發資金,牽涉眾多運營商和制造商的利益,如果某一種標準不讓建網,損失將非常巨大。但同時,當初國內建設2G網絡的費用大得驚人,將近萬億元。如果以目前電信業固定資產的投入推測,重建3G的費用也將超過萬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據新華網近期報道,未來中國最有可能發放3張3G牌照。文章稱,考慮到建一張覆蓋全國的3G網絡,投資將接近2000億元。正是基于巨大投資和避免過度競爭的考慮,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網通4家主導運營商分獲1張3G牌照已顯得不大可能。
壓縮投資意味著市場規模的減小,特別政府可能發放2張TD-SCDMA牌照的消息讓眾多期盼中國3G市場的國外設備商倍感壓力。
高通公司的一位市場部經理稱,中國政府應當認真吸取日本通信產業當年的教訓。他說,日本政府曾經為了扶持國內的通信產業發展而拒絕與國際標準接軌,一意孤行使用自主研發的標準,最后導致日本的通信產業至今仍落后世界先進水平。
高通公司擁有為數眾多的CDMA專利技術,中國政府支持運營商選用TD-SCDMA標準將使得該公司主導中國3G市場的計劃落空。盡管高通方面現在仍宣稱在另外兩種3G標準——WCDMA和TD-SCDMA——上都擁有相當的專利技術,但業界普遍認為高通至少不會像聯通的CDMA網絡一樣,在運營商、設備商和終端廠商那里都能收取為數可觀的專利費用。
朗訊中國公司的一位管理人士認為,中國政府不應當在牌照發放后限制兩家中國最大的固定運營商只使用TD-SCDMA標準。他說,國家可以指示保持一定比例的TD-SCDMA網絡,而最可能是WCDMA與TD-SCDMA進行混合組網!耙驗門D-SCDMA目前的產業狀況可能還不足以作為支撐兩大國內運營商3G網絡的主要技術。更直接地說,3G是否能成功都是未知,更不用說把賭注押在一個不成熟的技術上了!彼f。
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的一位專家指出,從目前政府的口徑來看,減少投資額度似乎已是發放3G牌照的先決條件之一,“設備廠商是時候降低對市場的預期了”。
運營商整合繼續?
隨著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推測政府可能控制在3G網絡上的投資,另一種觀點也油然而生:除減少牌照的發放數量外,是否也應考慮通過對運營商的整合來達到相同的目的,同時降低3G所帶來的技術風險?
關于運營商之間進行整合的傳言由來已久,“四合二”或者“六合三”的方案此前一度在北京鬧得沸沸揚揚。本月初,政府宣布對三大運營商高層進行輪換時,類似傳言又開始潛滋暗長,一些資深人士更認定這是電信產業結構性重組的前兆。
高盛在隨后的分析師報告中推測,出于“平衡”的考慮,中國政府可能在明年一季度宣布重組的方案。高盛的分析師在報告中稱,將聯通現有的GSM與CDMA網絡分別拆分給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似乎是一種可行的做法——除可以減少3G的投資外,還能平衡運營商之間的力量對比從而減少競爭。報告甚至斷言,考慮到產業重組需要6到12個月,因此中國政府將在明年第四季度發放3G牌照。
事實上,一些利益集團早在游說政府將聯通手中并存的兩張移動網絡進行分拆。該觀點認為,同時經營兩種不同制式的網絡,對于聯通來說有浪費的嫌疑,另一方面,固話運營商為進入移動市場又另外搭建技術落后的PHS網絡從而造成目前中國的電信市場的混亂局面。GSM協會的一位高級顧問較早前接受記者采訪時就說:“中國政府要發3G牌照,聯通兩網并存的現狀必須得到解決!
但聯通方面對上述觀點表示出最強烈的反對,該公司一位高級管理人士稱,分拆聯通的做法同政府當年組建聯通來打破電信市場壟斷的初衷相違背,“這實際上是否定了上屆政府關于電信體制改革的決定”。
也有分析師認為,分拆聯通未必可行,但利用聯通的閑置資源卻是可行之舉。安邦集團的電信分析師指出,因為考慮大規模的重復建設問題,導致巨大的資源浪費,引發過度競爭,所以決策層在發放3G牌照時會相當謹慎。但這并不構成電信業再度重組的理由。因為通過互聯互通,中國電信、網通以類似“虛擬網絡運營商”的形式租網絡經營;或者讓兩家公司共建一個網絡,在網絡建設上實施變相的“四合二”,都是可行的方案,有助于運營商之間互相交換網絡資源,盤活國有資產。而且,電信業剛進行完分拆,又談整合,外界對決層的決策力的信心會有一個很大沖擊。
來自權威渠道的消息表明,有關機構正多方征求意見,探討電信業下一步整合的可能性。這個消息對于翹首以待的設備商來說似乎又是一個重大的打擊。
據接近發改委的消息靈通人士透露,大約在兩個星期前,發改委已向國務院相關機構遞交了一份有關3G牌照發放的建議性報告。
報告建議,在現有格局下發放4張3G牌照,其中移動和聯通各一張,分別使用WCDMA和CDMA2000作為組網標準;而中國電信和網通則按各自在南北的固網經營范圍發放區域性3G牌照,并盡可能都使用TD-SCDMA作為組網標準。
由于實際牌照數量的減少,并且TD-SCDMA技術占到主要位置,這意味著等待多年的眾多國外通信設備廠商不得不在有限的市場上展開激烈的爭奪。
鐵通、衛通無緣3G牌照
根據發改委的安排,中國電信將分別在上海、江蘇、浙江和廣東四省市中的7個城市建網進行TD-SCDMA技術的試商用。試商用大約安排在明年3月進行,而正式商用則定在明年6月。
據悉,發改委建議根據TD-SCDMA試商用的情況,決定是否單獨使用TD-SCDMA作為中國電信和網通的3G組網標準。如果試商用情況不佳,則采用“WCDMA+TD-SCDMA”混合組網的方式向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發放區域性3G牌照。
消息來源稱,發改委還可能建議將TD-SCDMA從原有的2.1G頻段改頻到800M,以滿足鐵通和衛通開展集群業務的需要,但上述兩家運營商將不會得到3G牌照。
電信研究院一權威專家在接受本報電話采訪時表示,3G牌照的發放是否參照發改委報告的內容來進行尚無定論,因為最終的決定權仍在國務院。
國家發改委高新技術司處長袁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拒絕對上述報告作出評價,他表示沒有聽說過這個報告,而且國家對于3G牌照發放的具體方式一直沒有明確的態度。
信息產業部一位要求匿名的官員說,單純議論報告的內容并沒有意義,因為各方都在就3G牌照的發放方式與時機展開討論,“而且在政府層面上,這一問題確實還沒有進入到實質性的操作程序中去”。
一切為了“壓縮投資”
業內資深管理人士和分析師都相信,除去發改委本身對TD-SCDMA標準投入巨資的因素外,壓縮投資規模是發改委最終建議給中國電信和網通發放區域性3G牌照的主要原因。
按照上述方案的設想,名義上是4張3G牌照,但如果中國電信和網通使用TD-SCDMA且被劃定區域分別在南北組網,那么實際上形成3種3G標準各一張牌照的局面。
電信咨詢公司信源豐的分析師魏靜認為,向中國電信和網通發區域性牌照表現了國家對于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避免過度建設造成浪費的愿望。她說,目前3種3G標準都已投入巨額研發資金,牽涉眾多運營商和制造商的利益,如果某一種標準不讓建網,損失將非常巨大。但同時,當初國內建設2G網絡的費用大得驚人,將近萬億元。如果以目前電信業固定資產的投入推測,重建3G的費用也將超過萬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據新華網近期報道,未來中國最有可能發放3張3G牌照。文章稱,考慮到建一張覆蓋全國的3G網絡,投資將接近2000億元。正是基于巨大投資和避免過度競爭的考慮,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網通4家主導運營商分獲1張3G牌照已顯得不大可能。
壓縮投資意味著市場規模的減小,特別政府可能發放2張TD-SCDMA牌照的消息讓眾多期盼中國3G市場的國外設備商倍感壓力。
高通公司的一位市場部經理稱,中國政府應當認真吸取日本通信產業當年的教訓。他說,日本政府曾經為了扶持國內的通信產業發展而拒絕與國際標準接軌,一意孤行使用自主研發的標準,最后導致日本的通信產業至今仍落后世界先進水平。
高通公司擁有為數眾多的CDMA專利技術,中國政府支持運營商選用TD-SCDMA標準將使得該公司主導中國3G市場的計劃落空。盡管高通方面現在仍宣稱在另外兩種3G標準——WCDMA和TD-SCDMA——上都擁有相當的專利技術,但業界普遍認為高通至少不會像聯通的CDMA網絡一樣,在運營商、設備商和終端廠商那里都能收取為數可觀的專利費用。
朗訊中國公司的一位管理人士認為,中國政府不應當在牌照發放后限制兩家中國最大的固定運營商只使用TD-SCDMA標準。他說,國家可以指示保持一定比例的TD-SCDMA網絡,而最可能是WCDMA與TD-SCDMA進行混合組網!耙驗門D-SCDMA目前的產業狀況可能還不足以作為支撐兩大國內運營商3G網絡的主要技術。更直接地說,3G是否能成功都是未知,更不用說把賭注押在一個不成熟的技術上了!彼f。
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的一位專家指出,從目前政府的口徑來看,減少投資額度似乎已是發放3G牌照的先決條件之一,“設備廠商是時候降低對市場的預期了”。
運營商整合繼續?
隨著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推測政府可能控制在3G網絡上的投資,另一種觀點也油然而生:除減少牌照的發放數量外,是否也應考慮通過對運營商的整合來達到相同的目的,同時降低3G所帶來的技術風險?
關于運營商之間進行整合的傳言由來已久,“四合二”或者“六合三”的方案此前一度在北京鬧得沸沸揚揚。本月初,政府宣布對三大運營商高層進行輪換時,類似傳言又開始潛滋暗長,一些資深人士更認定這是電信產業結構性重組的前兆。
高盛在隨后的分析師報告中推測,出于“平衡”的考慮,中國政府可能在明年一季度宣布重組的方案。高盛的分析師在報告中稱,將聯通現有的GSM與CDMA網絡分別拆分給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似乎是一種可行的做法——除可以減少3G的投資外,還能平衡運營商之間的力量對比從而減少競爭。報告甚至斷言,考慮到產業重組需要6到12個月,因此中國政府將在明年第四季度發放3G牌照。
事實上,一些利益集團早在游說政府將聯通手中并存的兩張移動網絡進行分拆。該觀點認為,同時經營兩種不同制式的網絡,對于聯通來說有浪費的嫌疑,另一方面,固話運營商為進入移動市場又另外搭建技術落后的PHS網絡從而造成目前中國的電信市場的混亂局面。GSM協會的一位高級顧問較早前接受記者采訪時就說:“中國政府要發3G牌照,聯通兩網并存的現狀必須得到解決!
但聯通方面對上述觀點表示出最強烈的反對,該公司一位高級管理人士稱,分拆聯通的做法同政府當年組建聯通來打破電信市場壟斷的初衷相違背,“這實際上是否定了上屆政府關于電信體制改革的決定”。
也有分析師認為,分拆聯通未必可行,但利用聯通的閑置資源卻是可行之舉。安邦集團的電信分析師指出,因為考慮大規模的重復建設問題,導致巨大的資源浪費,引發過度競爭,所以決策層在發放3G牌照時會相當謹慎。但這并不構成電信業再度重組的理由。因為通過互聯互通,中國電信、網通以類似“虛擬網絡運營商”的形式租網絡經營;或者讓兩家公司共建一個網絡,在網絡建設上實施變相的“四合二”,都是可行的方案,有助于運營商之間互相交換網絡資源,盤活國有資產。而且,電信業剛進行完分拆,又談整合,外界對決層的決策力的信心會有一個很大沖擊。
來自權威渠道的消息表明,有關機構正多方征求意見,探討電信業下一步整合的可能性。這個消息對于翹首以待的設備商來說似乎又是一個重大的打擊。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來源:新浪科技
來源:新浪科技
本文鏈接:發改委提交3G報告:建議發放4張牌照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4-11/20041124103228.html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4-11/2004112410322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