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  
您的位置:電源在線首頁>>行業資訊>>行業要聞>>337調查中國電池險勝 美國企業不滿狀告政府正文

337調查中國電池險勝 美國企業不滿狀告政府

2004/11/16 17:46:36   電源在線網
分享到:
  至少從目前看來,中國有史以來遭遇的最大一起“337”調查案要取得最終勝利并不是那么容易。

  10月4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簡稱ITC)正式宣布了對中國電池337調查案的終裁認定:原告美國勁量控股公司(簡稱美國勁量)擁有的專利屬無效專利,包括福建南平南孚電池有限公司在內的中國7家電池企業不構成專利侵權——這意味著,中國此類電池今后進入美國市場將不會再遭遇專利侵權訴訟。

  據了解,這是近年來中國企業面臨“337”調查案惟一終裁獲勝的案件。此前的1997年,美國一家企業指控中國杭州三和食品公司和杭州三和食品添加劑廠等使用了其享有專利的糖精生產工藝而提起“337調查”申請,ITC在此案調查結束時以證據不足裁定中方被訴企業沒有侵權。

  “這對中國企業是極大的鼓勵,中國一直是美國公司反傾銷訴訟、337條款調查的受害者!敝袊姵毓I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敬忠表示。據悉,ITC 2003年在全球發起了11起“337條款”調查,涉及中國企業的有4起,我國為同期美國337條款調查最大受害國!疤嗟膽V失敗之后,很多中國公司已經產生了巨大的心理陰影!

  但一切遠未到彈冠相慶的時刻。10月10日,美國勁量向美國聯邦巡回法院提出訴訟,但這次的被告變成了ITC——美國勁量認為ITC判斷有誤,希望以法庭判決的形式迫使ITC重審對中國7家電池企業的337調查案。

  “確實還存在一定的變數。”10月25日,南孚電池負責對外法律事務的康金偉告訴記者?当硎,在ITC被起訴之后,南孚電池等中國企業收集了更多的證據,以便提供給ITC作為提交給法庭的證據。

  但王敬忠顯然輕松了很多,“最艱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勝訴的可能性相當大”。在此前的案例中,通過起訴ITC而迫使其改變終裁的案例非常少。包括1997年的“糖精案”,起訴方后來的上訴也被駁回。

  7電池企業慘遭“337大棒”

  時間回溯到2003年5月,美國勁量分別對包括中國七家公司在內的24家美國境外電池公司向ITC提起訴訟,訴訟理由是其無汞堿錳電池專利受到侵害,要求ITC就此展開調查,并請求ITC簽發排除令禁止這些企業生產的無汞堿錳電池進入美國市場。

  據了解,美國“關稅法337條款”將美國進口中的不正當貿易分為兩類:一般不正當貿易和有關知識產權的不正當貿易。后者指所有人、進口商或承銷商向美國出口、為進口而買賣或進口后在美國銷售屬于侵犯了美國法律保護的版權、專利權、商標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和設計方案權的產品的行為。

  按照“337條款”規定,只要美國存在與該產業相關的行業或正在建立該行業,有關知識產權的不正當貿易做法即構成非法,而不是以其對美國產業造成損害為要件。

  “如果調查顯示確實違反了337條款,而對方又不愿意和解,就可以依據該條款限制產品進口到美國市場。”上海WTO事務咨詢中心部倪潔穎告訴記者。

  資料顯示,美國勁量為全球最大的原電池生產商,2003年銷售額為22.3億美元。而此次起訴被侵犯的專利權代碼為5464709(簡稱"709專利”),美國勁量于1991年申請,1995年獲得美國專利商標局批準,其有效期至2011年。

  與南孚電池一同出現在美國勁量訴訟名單上的還有:廣東正龍有限公司、四川長虹電器有限公司、廣州虎頭電池集團公司、寧波豹王電池有限公司、浙江三特電池有限公司、中銀(寧波)電池有限公司。也就是說,如果美國勁量訴訟成功,上述7家企業在2011年之前便沒有辦法向美國市場出口無汞堿錳電池。

  “就像大部分的汽車有四個輪子一樣,這也會是一個專利?”在康金偉看來,無汞堿錳電池生產并不是一種獨創技術,或是獨屬于哪家公司的,因此包括南孚電池在內的中國企業也并沒有在國內申請過類似的專利保護。

  對于美國勁量的訴訟,康金偉感到非常突然,雖然現在南孚電池出口到美國去的無汞堿錳電池一年才幾百萬美元,但“現在出口額不大并不表示以后的出口額也不大”。2003年南孚電池銷售收入6.82億元,是全國最大的堿錳電池生產基地。

  在同中國電池工業協會協商之后,南孚等7家中國電池企業決定應訴。

  國際統一戰線中途變卦

  “這是—個貿易公平的問題!睂τ诿绹鴦帕繐]舞的337大棒,王敬忠顯得頗為憤怒,而讓他更擔心的是,雖然現在中國電池企業一年出口到美國市場的電池只有幾千萬美元,但中國電池企業如果在這次訴訟中敗訴,“日本和歐洲的企業很有可能要跟進”。

  據中國電池工業協會統計,目前全球一年的電池總產量約為四五百億只,而中國的產量就達到了200多億只,由于中國制造的電池質量好、價格低,在全球市場上具有相當大的競爭力。

  而美國勁量此前也在天津設立工廠生產電池,以便降低其生產成本,其年產量約為1億多只。

  “一定要給美國企業一個警告,對中國企業的訴訟并不是打一個贏一個的”,在同律師商量之后,中國電池工業協會開始同各會員單位協商,最終決定,由名單上的7家電池企業負責70%的訴訟費用,而其余30%的律師費由中國電池工業協會其他的會員單位支付,“今天起訴這7家企業,也許明天就會起訴其他的中國電池企業”,王敬忠說中國的其他電池企業也體會到了唇亡齒寒的威脅。

  除了在國內結成同盟之外,中國電池企業也開始在國際市場尋求幫助,以至后來所有被起訴的各國電池企業商量著要聯合起來,結成一個“統一戰線”。

  但就在庭審開始之前的今年3月初,新加坡的金山(Golden Power)公司以及日本富士、日立萬勝等率先與美國勁量達成了和解,以支付數百萬美元賠款的代價換取美國勁量撤銷訴訟。

  “當時對中國電池企業的壓力相當大。”王敬忠回憶說。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電池企業也開始尋求和解的可能,但是美國勁量提出的和解條件讓中國電池企業傻眼了:不僅要支付數百方美元的賠償費,還要求每個電池征收幾美分的專利費,同時要求由指定的代理商銷售。

  “我們出口到美國市場的電池利潤甚至要低于美國勁量索要的專利費!痹谕蹙粗铱磥,接受和解就等于自動退出美國市場。

  美國勁量騎虎難下?

  2004年6月2日,ITC作出初審裁決:接受原告對專利權限范圍的解釋,承認其專利有效,判中方敗訴。

  這等于把中國電池企業逼到了死角,而美國337條款的程序規定:"337調查”的期限一般為12個月,疑難的為18個月。其重要程序是:美國公司向ITC提起訴訟,ITC在30天之內決定是否立案并通知被告、被告在送達通知之日起20天內提交書面答辯意見及反訴,在經過復雜的調查聽證,ITC會作出初裁和終裁。如有不服ITC的裁決,可以向聯邦巡回法院起訴。

  “沒有辦法,只有硬著頭皮再次申訴!蓖蹙粗冶硎。而中方律師也開始改變策略,初審過程中,中方代理律師的主要策略,是盡量收窄對專利的權限解釋,以達到“沒有侵權”的訴求。而在此后的申訴中,則將重點轉向根據原告的權限解釋,證明其專利無效。

  在庭審中美國勁量將專利描述為:無汞堿錳電池及鋅粉可以使電池在放電161分鐘后,鋅極膨脹率仍低于25%,放電量低于15%。

  而中方代理律師則指出,這項專利指的是美國勁量在無汞堿錳電池生產中,發明了一種能夠提煉純度較高的鋅粉的方法,以使鋅極具有低膨脹率;申請專利的是方法,而不是鋅粉。而美國勁量則認為對這一專利涵蓋的不僅是方法,還包括所有達到一定低鋅極膨脹率的鋅粉。

  按照美國專利法第112條要求,對專利的描述要非常準確、精確,不能引起歧義。最終,負責終審的ITC六人審判委員會接受了中方代理律師的解釋。10月4日,ITC正式宣布了對中國電池337調查案的終裁認定:原告美國勁量擁有的專利屬無效專利,包括南孚電池在內的中國7家電池企業不構成專利侵權。

  “美國勁量現在是騎虎難下!蓖蹙粗冶硎,美國勁量已經為此次訴訟花費了上千萬美元的律師費,并且已經通過訴訟迫使中國之外的一些電池生產企業接受了其提出的和解條件,但是ITC的終裁并沒有限制中國電池企業進入美國市場,迫于無奈只好向美國聯邦巡回法院提起訴訟。

  “退一萬步講,就算是美國勁量在美國聯邦巡回法院勝訴,由于法院本身并不能對337調查結果作出判決,案件還是要發回ITC重審!痹谕蹙粗铱磥恚@一過程將需要幾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中國電池對美國的出口將會是暢通無阻的。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本文鏈接:337調查中國電池險勝 美國企業不滿狀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04-11/20041116174636.html
文章標簽:
  投稿熱線 0755-82905460    郵箱  :news@cps800.com
關于該條新聞資訊信息已有0條留言,我有如下留言:
請您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導致的法律責任
·本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刪除其管轄的留言內容
·您在本網的留言內容,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留言   免費注冊會員
關鍵字:
        
按時間:
關閉
av在线天堂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