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 容: |
“我國配電網的支撐能力明顯薄弱,尤其是低壓配電網的矛盾尤為突出,建設和不斷完善配電網的任務十分繁重。”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理事長陸延昌在9月17日召開的2006中國國際供電會議上表示。
本次國際供電會議的主題為“構建安全可靠、優質高效的現代供電網”。隨著我國經濟的增長,供電規模和范圍不斷擴大,配電網建設中資源和環境的制約、電力設施的保護、電能質量、供電安全與經濟性、新材料與高技術應用的影響等,都已成為人們所關注的問題。
近年來,在政府的主導下,電力企業實施了大規模的城鄉電網建設與改造,逐步改變重發電、輕輸變電的局面,配電網建設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強,但依然面臨新的挑戰。采取各種措施努力提高供電可靠性,減少非計劃停電的時間,加快恢復供電的速度和保持較高的電能質量,成為擺在配電網管理者面前嚴峻的任務。
自然災害對電力系統造成的災害已經成為全球性的問題。今年我國南方地區發生的臺風災害和川渝地區的罕見大旱都對配電網提出了新的要求。
陸延昌認為,供電部門需要從設計、建設和運行管理以及材料等方面深入研究,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技術措施和非工程措施防災和減災,加快搶修的速度,盡快恢復供電。
陸延昌還表示,節約資源能源已經成為全世界范圍內的共同行動,配電網的電能損耗在電網能量損耗中占有重要的份額,努力降低配電網損,在建設節約型社會中具有重要作用。
國家電網公司副總經理陸啟洲在會上表示,“十一五”時期,國家電網公司將統籌城鄉電網發展,加快北京、上海等31個重點城市電網建設,推進縣城電網改造,提高農村電氣化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