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 容: |
電子制造業向亞洲的轉移逐步推向深入,中國成為電子產業發展最活躍的地區。然而,在整體持續快速增長的情況下,中國的電子制造業也面臨很多挑戰,“創新”成為時下潮流。
據第68屆全國電子展暨2006亞洲電子展(68th China Electronics Fair&2006 Asia Electronic Exhibition in Shanghai)提供的數據資料顯示,2005年,全球電子元器件市場需求約3000億美元,中國電子元器件市場需求約3000億元,中國市場約占15%,其中新型電子元器件需求約1600億元。這些需求主要來自手機、液晶電視、筆記本電腦、顯示器、集成電路等,這些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增速都超過35%。
2006年第一季度,中國電子元器件銷售額達152.29億美元,同比增長34.92%。這樣的增長使電子元件行業替代通信設備行業,以高達99.1億元的利潤居各行業之首。整個信息產業新開工的項目達1269個,比上年同期增長30.1%,電子元器件占全行業新開工項目數的一半左右,在廣東、江蘇、上海等主要城市都有一些10億元以上的項目,這些大型投資項目集中在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器件領域。
針對今年上半年信息產業發展情況,中國信息產業部經濟體制改革經濟運行司副司長王秉科歸納了“六個特點、三個問題、四項措施”。六個特點中,他特別提到,軟件產業的快速發展,其中增幅最快的軟件服務業增幅達到44%,他表示下半年將主要研究嵌入式軟件在整個行業中的問題和作用。
他明確指出目前存在的幾個問題。一是產業、技術融合加快使產業結構調整壓力增大,如CRT與液晶顯示的融合等。第二個,也是挑戰最大的,是貿易摩擦呈增長態勢,特別是在中國企業“走出去”要求迫切的情況下,國際貿易壁壘、知識產權糾紛等對中國企業出口形成障礙,以及歐盟RoHS、WEEE指令的出臺對電子產業提出新的要求,一方面中國企業要適應這一發展,這同時也給企業設置了更高的門檻。第三是電子產品價格不斷降低,而成本在上升,這使得電子制造商的贏利空間在縮小。
由于缺乏核心技術,目前中國很多整機制造廠商利潤微薄,創新成為企業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以創新為主題,第68屆全國電子展高峰論壇將圍繞中國電子行業創新機遇、無線及多媒體領域創新與應用等話題展開討論。業內人士稱,“創新”一詞是最流行的,也是被用濫的詞,如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創新”,為產業發展帶來實際的意義,才是我們最應該探討的。此外,展會同期舉辦的研討會將重點突出電子創新、綠色制造、平板顯示、RFID等內容,從不同角度關注電子產業熱點領域的發展。
中國正在成為全球制造中心,供應鏈協同發展成為電子制造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全國電子展將從電子材料、電子元器件、集成電路,到生產設備、測控儀器,再到汽車電子、光電顯示、IT配件和消費類電子等進行集中展示,覆蓋整條電子制造產業鏈。同時,本屆亞洲電子展以亞洲電子引領數碼未來為宗旨,充分展現亞洲電子整體產業鏈發展趨勢,重點展示家庭影音、家庭娛樂、家庭網絡、家用電器、便捷辦公設備、移動通信設備、移動存儲等數字終端產品以及產業上游的集成電路、芯片、軟件等高科技產品。
作為中國電子元器件產業晴雨表的全國電子展一直受到全球業界的廣泛關注,將于2006年11月23-26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的第68屆全國電子展到目前預定面積已達三萬多平方米,預計將有來自世界各地超過2000家企業參展,展出面積六萬平方米,屆時將吸引全球專業觀眾五萬人以上。這一展覽盛宴繼續成為中國電子產業最大的專業交流平臺。 (羅翠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