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管理中心>>行業資訊>>新聞資訊正文
 
劉明康:要高度關注電力等七大行業
新聞ID號:  7287 無標題圖片
資訊類型:  人物聚焦
所屬類別:  電力電源; 其他
關 鍵 字:  電力
內容描述:  ~
發布時間:  2006/7/21 9:55:23
更新時間:  2006/7/21 9:55:23
審核情況:  已審核開通[2006/7/21 9:55:23]
瀏覽次數:  共 2726 人/次
新聞來源:  中國電力新聞網
鏈    接:  ~
責任編輯:  ~
發 布 者:  電源在線
圖片文件
原文件名:~
保存文件:~
路徑文件:~
管理操作:  修改  設置為未審核    發布新聞資訊
內    容:
  7月14日,中國銀監會召集主要商業銀行負責人召開上半年經濟金融形勢通報會議。這次會議,也是銀監會黨委貫徹落實國務院143次常務會議精神,保持和維護銀行業穩健運行和發展,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窗口指導會議。銀監會黨委書記、主席劉明康強調,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形勢很好,銀行業金融機構要根據當前經濟金融形勢,分析新情況、新特點、新問題,進一步研究和預警銀行業所面臨的風險,制定和部署有針對性的措施,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扎實做好當前工作,保持和維護銀行業穩健運行和發展。
  
  劉明康指出,當前銀行業金融機構要高度關注三大風險:
  
  一是要關注產能過剩和產業結構調整影響銀行業信用風險。特別要高度關注電力、煤炭、石油、鋼鐵、房地產、汽車和運輸等七大行業出現的新變化和新問題,適時采取有前瞻性和針對性的措施,全面防范銀行業的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
  
  二是商業銀行面臨的市場風險不斷加大。隨著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金融消費者需求的多元化和金融業競爭的加劇,創新產品越來越復雜,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所面臨的市場風險不斷加大。在現有市場條件下,人民幣升值預期和匯率變動,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和債券價格波動對商業銀行風險定價和風險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是案件時有發生,商業銀行防范操作風險不可掉以輕心。今年以來,隨著案件專項治理工作的深入開展,銀行業金融機構在案件數量同比下降、涉案資金挽回率同比上升,案件自查發現率提高的同時,還成功堵截了多起案件,有效防范了大量的案件損失。但銀行業金融機構案件仍時有發生,特別是農村合作金融機構(農信社、農商行、農合行)和國有商業銀行仍是主要發案機構。農村信用社案件數量一直居高不下,占銀行業機構案件的一半左右,而票據作案的涉案金額占銀行業機構案件金額一半以上,這兩方面應引起我們的重點關注,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加大防范和查處力度。
  
  劉明康還特別強調,當前,需要高度關注四個方面的風險:
  
  一要高度關注房地產假按揭帶來的信貸風險。要完善按揭貸款業務激勵機制,處理好經營效率和風險控制的關系,防止為做大業務量而放松貸款條件;封閉管理按揭貸款資金,建議由開發商和銀行共同管理預售回款,實行封閉運行,防止開發商套取銀行信貸資金用于新項目開發而形成風險;制定細化的、操作性強的貸后管理制度及相應處罰條款,加大對業務操作中違規及不盡職行為的處罰力度;銀行監管部門及商業銀行內審部門應進一步重視按揭貸款相關風險,提高對按揭貸款現場檢查的覆蓋面、頻度和深度;
  
  二要高度關注土地儲備貸款風險。近兩年,土地儲備貸款增加較快,土地儲備貸款潛伏著不少風險,一是土地儲備貸款的承貸主體是代行地方政府某些特定職能的土地儲備機構,其自有資本低,負債率過高,承擔風險能力弱;二是土地儲備貸款主要是土地使用權抵押貸款,而用以抵押的土地實際上沒有辦理土地使用權證,抵押不具備法律效力,貸款出現風險時銀行無法對抵押物進行處理變現;三是土地出讓價格易受地方政府行為影響,特別是與工業用地出讓和房地產市場發展密切相關。隨著國家對土地市場的清理整頓和土地政策的調整,部分土地儲備貸款的問題將一一暴露出來。
  
  三要高度關注地方政府打捆貸款和跨境作業項目的風險。銀行方面出現的問題主要是:一是向一些不符合條件的固定資產項目發放固定資產貸款,如缺少固定資產項目準入手續、項目資本金不到位、項目資本金不實、缺少土地準入手續、缺少環保準入手續;二是發放流動資金貸款支持借款人用于固定資產建設;三是發放與回收均受到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干預和不當影響。針對上述情況,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堅決按照五部委文件要求,清理和規范本行的評審、信貸等各項制度,并將清理情況上報銀監會;要加強對國家宏觀經濟和產業政策的深度分析,適時調整本行的信貸政策,做好應對預案;要嚴格依法合規開展業務,嚴密監控借款人的運作情況和現金流向與流量的變化,堅決不向不符合國家固定資產項目準入條件、土地政策、環保政策、項目資本金制度的固定資產項目以及兩頭在外,結算和利潤中心實際在外的企業及項目提供貸款。
  
  四要高度關注“兩高一資” 產業調整帶來的風險。部分高污染和高耗能企業發展速度較快,表面經濟效益較好,不少金融機構爭相追捧,其實信貸風險正在加劇。一是高污染中小企業面臨關停并轉;二是高污染企業、高耗能企業受能源和原材料上漲影響較大;三是即期和遠期強制性治污降耗投入大,弱化了企業的還貸能力。
av在线天堂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