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管理中心>>行業資訊>>新聞資訊正文
 
何祚庥院士:15年內太陽能電有望進家門
新聞ID號:  7003 無標題圖片
資訊類型:  人物聚焦
所屬類別:  電力電源; 照明電源; 新能源; 其他
關 鍵 字:  太陽能/電力/風能/可再生能源/光伏
內容描述:  ~
發布時間:  2006/7/6 10:11:58
更新時間:  2006/7/6 17:10:40
審核情況:  已審核開通[2006/7/6 10:11:58]
瀏覽次數:  共 2212 人/次
新聞來源:  荊楚網-楚天金報
鏈    接:  ~
責任編輯:  ~
發 布 者:  電源在線
圖片文件
原文件名:~
保存文件:~
路徑文件:~
管理操作:  修改  設置為未審核    發布新聞資訊
內    容:
  昨日,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何祚庥院士在漢參加“太陽能光伏技術及產業化”論壇,他提出,我國的能源結構必須轉變,變成以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為主導。

  何祚庥院士算了一筆賬:2005年,我國共有電力裝機5億千瓦,其中火電3.84億千瓦,水電1.16億千瓦,油電1500萬千瓦,核電684萬千瓦。2050年,中國人口將達到15億,假若人均年耗電僅2千瓦(這只是美國當前人均水準的2/3),全國年均耗電將高達30億千瓦。

  何祚庥認為,如果2050年需求30億千瓦的電力,一個可能的結構是:由9億火電、5億水電、2億核電、8億風電、6億太陽能電組成。9億千瓦的火電意味著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遠大于當前世界第一的美國!而且我國的資源、運輸及環境容量,能否支撐9億千瓦的火電,尚待求證。另一方面,5億水電、2億核電、8億風電都已達到我國資源所能提供的極限。

  那么能不能全力發展核能呢?何祚庥說,天然鈾資源短缺使得我國的未來能源結構不能以核能為主。因此我國未來能源所有的缺額,都只能由太陽能發電來補充。

  目前,價格高是制約太陽能發電的瓶頸,目前太陽能發電成本約是火電的10倍。但是,國內已經有多種技術方向,可以大大降低太陽能發電的成本。何祚庥預計,15年內,我國的太陽能發電成本有可能下降到和火力發電相競爭的水平。那時,如果國家大力推廣的話,太陽能電有可能走進普通百姓家。
av在线天堂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