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管理中心>>行業資訊>>新聞資訊正文
 
代表委員建言優化氫能產業布局
新聞ID號:  64431 無標題圖片
資訊類型:  行業要聞
所屬類別:  電力電源; 車載電源; 軍工電源; 航空航天電源; 工控電源; 燃料電池
關 鍵 字:  ~
內容描述:  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氫能是國家戰略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實現“雙碳”目標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多位代表委員在全國兩會期間建議,應進一步優化氫能產業布局,加大支持力度,推動我國氫能產業快速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  2023/3/13 17:05:07
更新時間:  2023/3/13 17:05:07
審核情況:  已審核開通[2023/3/13 17:05:07]
瀏覽次數:  共 2125 人/次
新聞來源:  ~
鏈    接:  ~
責任編輯:  ~
發 布 者:  電源在線
圖片文件
原文件名:~
保存文件:~
路徑文件:~
管理操作:  修改  設置為未審核    發布新聞資訊
內    容:

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氫能是國家戰略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實現“雙碳”目標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多位代表委員在全國兩會期間建議,應進一步優化氫能產業布局,加大支持力度,推動我國氫能產業快速高質量發展。

  強化氫能標準體系建設

  全國人大代表,中原油田執行董事、黨委書記張慶生表示,目前國內氫能產業鏈建設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建議優化國內氫能產業鏈布局結構、延續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進氫能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統籌完善跨行業管理規范及標準體系,為氫能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張慶生建議,應加快統籌建設氫能標準體系,進一步完善氫能在船舶、機車等重型交通,冶金、化工等工業脫碳,儲能、發電等能源電力領域標準規范覆蓋,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政府監管體系,有效發揮政府和政策引導作用,進一步拓展氫能應用場景。進一步明確氫能產業鏈“制儲運用”各環節的管理規范及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形成統一高效的氫能項目審批管理制度。

  打造西部氫能發展走廊

  全國政協委員、蘭石集團董事長阮英提出,我國西部地區具有發展可再生能源優勢,建議以甘肅為通道樞紐,利用“一帶一路”通道節點城市布局特色和“西氣東輸”天然氣管道過境有利條件,打造西部氫能產業發展走廊。立足河西走廊可再生能源優勢,建設綠氫生產及綜合利用先行示范區。立足隴東地區多種能源富集優勢,布局氫能—多能互補綜合能源示范區。借力“蘭白”科技創新區,打造氫能產業創新示范基地。在西部資源富集地區建設工業副產氫提純制氫示范工程。大力支持區域大型裝備制造企業規模化發展高效電解水制氫設備、大容量高壓氣態儲氫設備、固態儲氫、70MPa車載儲氫瓶、低溫液氫及液氫儲運裝備,以及大規模甲醇反應裝置、合成氨反應裝置等核心設備。同時,基于西部地區帶狀或走廊式的遠距離城市分布,支持在省內及跨省份高速公路服務區內布局建設“分布式光伏+制氫、儲氫、加氫”一體化示范應用,重點推進化工、傳統煉化、煤化工、冶金等行業開展氫能替代應用。

  形成多樣化應用場景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茂名分公司煉油分部聯合五車間四催化班內操(技師)阮陽越建議,進一步規范加氫站建設和優化管理流程,支持傳統加油站升級為綜合加能站。建議在國家部委層面明確歸口管理部門,與加油站、加氣站歸口管理部門保持一致,加快制定規劃、報建、竣工驗收、經營許可全流程的管理辦法,引導地方制定審批流程。建議相關部委加強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政策落地的引導,引導石油石化、物流、鋼鐵、郵政、電商配送等行業加快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應用,形成多樣化的氫能交通應用場景。建議相關部委牽頭,圍繞氫能交通產業鏈產學研聯合攻關,探索并推動加氫站用設備、氫氣儲運技術、綠氫制取技術的突破和提升,制定相關技術標準及測評體系,引領國際氫能利用和發展。建議推動區域氫氣管網的建設。在降低氫氣運輸的成本的同時,實現氫氣安全運輸。

  完善上下游產業配套

  多位代表委員建議,完善氫能上下游產業的配套。全國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含氟功能膜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張永明表示,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在于建立高效合理的太陽能—氫能耦合體系,建議我國加大太陽能—氫能新能源體系建設,完成電網耦合、局域存儲、電解制氫、低價儲運、高效用氫一體化系統,實現全國與區域范圍內光—氫能源循環,完成以氫技術為核心的現代工業、交通與可再生農業系統,推動動力能源、儲備電源、移動能源等關鍵新能源技術的快速發展。

  “在太陽能—氫能新能源體系中,西部豐富的太陽能轉化為氫氣后,可通過西氫東輸管道和摻氫天然氣輸運到東部的消費端,大規模替代鋼鐵、化工、建材等高能耗領域的煤炭、焦炭和天然氣,也可注入加氫站網絡,為氫燃料電池車輛提供動力,還可以就地將氫氣與隨地可取的氮氣轉化為合成氨,滿足農業的需要,也可以將氨作為穩定的儲能物質加以利用。”張永明說。

  全國人大代表,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廖增太表示,化工過程需要連續穩定的電力供應和氫氣輸送,但是風電、光伏發電存在間歇性的特點,建議國家出臺針對綠電制綠氫發展的電力支持政策。對于風電、光伏直接配電解制氫的項目,超出制氫所需的電量優先上網,以電網作為補充和調節,實現綠電制氫的連續化,同時可配套綠氨、綠色甲醇等,供下游使用。在項目運行過程中,風光發電量高于制氫所需電量的部分上電網“儲存”,當發電量低于制氫所需電量時,不足部分由電網“儲存”電量補充,電網公司收取適當的服務費。以西部光伏發電制氫為例,有效光照時間約1800小時/年,電解水制氫裝置按照7200小時/年連續運行,非發電時間電解水制氫裝置按1/3的設計負荷運行,據此測算光伏裝機容量按電解槽裝機量的2倍左右設計,約50%的光伏發電量上網“儲存”,然后在非發電時間下網,即可滿足制氫裝置連續穩定運行。

  來源:中國化工報 作者:李東周 王鵬 徐巖

av在线天堂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