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能源產業是基于半導體技術和新能源需求而興起并快速發展的朝陽產業,是實現能源開源的重要途徑,有利于推進能源革命,破解未來能源供給瓶頸,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為此,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廣東省能源局聯合于近日印發了《廣東省硅能源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有助于夯實該省制造業新優勢。

《行動計劃》工作目標要求,到2025年,廣東省硅能源產業生態體系持續優化,支撐載體作用顯著增強,產業規模不斷提升,產業關鍵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產品供給能力穩步增強,與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水平不斷加深,應用領域不斷拓展,打造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硅能源產業集群新高地。
——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廣東省硅能源產業規模達到2000億元,形成一批具有技術優勢和品牌優勢的硅能源領軍企業,培育年產值超百億元企業3-5家,“十四五”期間新增光伏發電裝機規模2000萬千瓦。
——產業協同更加高效。創建一批在國內外具有影響力的硅能源產業研發制造基地,配套產業逐步健全,產業鏈、供應鏈體系不斷完善,硅能源與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發展,產品在各領域應用示范取得突破。
——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得到有效突破和推廣應用,建成一批國家級和省級創新平臺,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引領產業發展的高端產品,培育一支技術精湛、結構合理的創新型人才隊伍,產業鏈協同創新能力顯著增強。
構建產業關鍵領域
。ㄒ唬┐罅Πl展光伏制造
重點發展高效低成本硅片、電池片、組件、逆變器等產業,發展大尺寸、薄片化硅片技術,加快推進隧穿氧化層鈍化接觸(TOPCon)、異質結(HJT)、背電極接觸(IBC)電池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開展半片、疊瓦、多主柵、無主柵等先進組件及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產品技術研究及應用,突破新型低成本薄膜太陽電池、鈣鈦礦-硅疊層太陽電池產業化技術,發展集電力變換、遠程控制、在線分析、環境自適應等于一體的新型高效逆變器、控制器、匯流箱,鼓勵發展光伏充電寶、穿戴設備、交通工具等移動能源產品。加快延鏈補鏈強鏈,著力引進和培育一批代表性龍頭企業,集聚形成光伏玻璃-電池片-組件-逆變器-儲能系統-發電工程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形成以光伏逆變器、電池片、組件企業為龍頭引領,光伏玻璃、邊框支架、儲能系統、系統集成上下游企業為支撐的產業格局。


。ǘ┌l展安全經濟新型儲能電池
開展儲能電池容量、倍率性能和壽命等關鍵技術的應用基礎和工程化研究,加快高能量密度硅基負極鋰離子電池研制,突破高性能固體電解質制備技術,提升電池電芯、儲能變流器、儲能系統集成和能量管理等產業集聚化程度,推動“大容量、低成本、長壽命、高安全、易回收”儲能電池制造,大力發展磷酸鐵鋰電池、三元電池、鈉離子電池、半固態電池等產品,推進先進儲能中的充放電、通信裝置、系統管理等關鍵技術和設備研發制造,推動大規模儲能、柔性并網、光儲一體化等技術應用。

。ㄈ╅_展光電器件核心技術攻關
突破硅基光電異質集成技術,加強硅光芯片、異質集成材料及器件的研發,推動硅基無源器件、鍺硅探測器、硅調制器等產品應用。實施重點產品高端提升行動,發展高速光通信芯片、高速高精度光探測器、高速直調和外調制激光器、高速調制器芯片、高功率激光器、光傳輸用數字信號處理器芯片、高速驅動器和跨阻抗放大器芯片,突破制約行業發展的專利、技術壁壘,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ㄋ模┨岣吣茉垂芾砥骷┙o能力
面向光伏、風電、儲能系統、半導體照明等,推動新能源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提升功率半導體器件、敏感元件以及傳感器等產品供給能力。大力發展新能源用高性能、低損耗、高可靠的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GBT)功率器件及模塊,進一步推動碳化硅(SiC)、氮化鎵(GaN)等寬禁帶半導體功率器件的產業化推廣及應用。發展小型化、低功耗、集成化、高靈敏度的敏感元件。實現集成多維度信息采集能力的高端傳感器開發,重點發展新型微機電系統(MEMS)傳感器和智能傳感器,突破微型化、智能化的電聲器件和圖像傳感器件。
。ㄎ澹┩苿庸枘茉磾底只l展
圍繞可再生能源消納、多能融合、需求側智能響應以及制造業綠色升級等重大需求,在構建智慧能源系統、綜合能源服務、小型傳感器、移動邊緣計算(MEC)、精密控制、優化調度、云端運行監測、碳足跡評估等方面,大力促進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5G等技術與能源技術的融合創新。優化儲能系統輔助光伏并網、電力調頻調峰、需求側響應、微電網等多種系統解決方案,形成數字能源技術體系、標準和產品。全面提升全省能源和碳排放的智慧和精細化管理水平,加強能源數據資源的采集利用,支持開發基于云平臺的能源管理系統與實時在線仿真軟件,支持廣州和深圳率先打造低碳智慧產業園、加快源網荷儲荷一體化技術、智能微網技術等新技術的應用示范和商業化推廣。
。┳龃笞鰞炑b備及零部件
支持光伏核心裝備、儲能電池核心設備及半導體關鍵設備研發及產業化,加大低能耗、高效率、智能化重大裝備產品制造及工藝研發力度,提升關鍵生產設備的性能和成套生產線的自動化程度,提升硅能源產業核心零部件、裝備、整線智能制造系統等研發制造水平。支持我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鼓勵和引導具有相關制造基礎的裝備企業布局硅能源產業,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骨干企業。


。ㄆ撸┙∪P鍵材料配套能力
面向光伏、儲能電池、硅能源信息技術產品先進工藝和關鍵特色工藝,聚焦光伏玻璃、高端漿料、封裝膠膜、鋰電池正極材料和硅基負極材料、化合物半導體等關鍵材料,支持產業鏈上中下游聯合攻關,加強基礎技術研究和產業化,支持省內重點材料企業做大做強,積極引進國內外先進材料企業,健全產業鏈配套體系和能力,培育和創建一批綠色工廠,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和特色優勢的新材料產品和專精特新企業。

。ò耍┘哟笮录夹g新產品推廣應用
提升太陽能光伏發電效率和消納利用水平,探索開展源網荷儲一體化、多能互補的智慧能源系統和智能微電網建設。積極推進光伏建筑一體化建設,推動光伏在交通、通信、數據中心、農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海防建設等多場景應用,推進新技術、新產品與新模式先行先試。支持建設條件好、用電量大、電力消納有保障的工商業分布式光伏,有序推進大型地面光伏電站建設。落實“千家萬戶沐光行動”,鼓勵發展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支持整縣(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公共機構新建建筑屋頂光伏覆蓋率力爭達到50%,鼓勵地市對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項目給予補貼和獎勵。開展多元化“智能光伏+新型儲能”試點示范,支持企業開展純綠電應用示范工程,培育一批國家級智能光伏示范項目,打造一批提供光儲融合系統解決方案的標桿企業。推動新型半導體照明產品在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領域應用,加快功率半導體器件等面向光伏發電、電力傳輸,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推廣。


(九)推動退役器件硅基材料循環利用
加快開展退役器件硅基材料清潔回收及高質再造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加強退役光伏組件、儲能電池循環利用技術攻關,加大對專用部件、關鍵裝備、生產線、智能控制系統等研發應用的支持力度,研究全鏈條智慧監測與綠色低碳調控技術,支撐監測分析數據平臺建設。支持開展十萬噸級退役光伏組件高效回收和硅基材料循環利用、萬噸級廢舊電池精細回收等工程示范。


。ㄊ┏掷m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術與硅能源產業深度融合。加快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建設,推進關鍵工序數字化改造,優化生產工藝及質量管控系統,提高產品制造全周期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動基礎材料生產智能升級,提升硅片、儲能電池材料和高性能電池等生產、包裝、儲存、運輸的機械化與自動化水平,提高產品一致性和穩定性,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培育硅能源領域特色工業互聯網平臺,支持制造業延伸服務鏈條,發展服務型制造新模式,推動提升智能設計、智能集成、智能運維水平。發展智慧能源系統關鍵技術和電網智能調度運行控制與維護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