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管理中心>>行業資訊>>新聞資訊正文
 
擬擺脫對亞洲動力電池的依賴 德國“電動車電池聯盟”呼之欲出
新聞ID號:  61697 無標題圖片
資訊類型:  本站動態
所屬類別:  燃料電池; 其他
關 鍵 字:  ~
內容描述:  ~
發布時間:  2019/2/16 14:00:17
更新時間:  2019/2/16 14:00:17
審核情況:  已審核開通[2019/2/16 14:00:17]
瀏覽次數:  共 1984 人/次
新聞來源:  ~
鏈    接:  ~
責任編輯:  ~
發 布 者:  電源在線
圖片文件
原文件名:2323.jpg|2323.jpg
保存文件:20190216135831840.jpg|20190216135940838.jpg
路徑文件:/uploadfile/newspic/20190216135831840.jpg|/uploadfile/newspic/20190216135940838.jpg
管理操作:  修改  設置為未審核    發布新聞資訊
內    容:

德國作為汽車制造強國在傳統能源汽車領域始終處于領先地位。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制造電動車電池已經不可避免成為德國汽車工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步驟。不久前,德國總理默克爾曾表示,歐洲汽車工業如此發達,卻要從亞洲企業采購電動車電池,是不可接受的。歐洲必須在相關領域迎頭趕上。


  一段時間以來,德國北威州開始研究在當地建造首家德國自己的電池工廠的計劃。據德國商報報道,北威州政府近幾個月來一直在努力促成相關企業在北威州建立德國第一家自己的電池工廠。據悉,該工廠的初始產能將達到100萬千瓦,并逐步增加到800萬千瓦。據報道,該工廠的投資額約為12億歐元。德國電池廠商BMZ、Streetscooter和Ego將參與投資建設該廠。與此同時,該項目還將從德國聯邦政府獲得投資額30%的補貼資金。目前,大眾集團、福特以及博世等相關企業也在積極考慮參與該項目。

  據德國《商報》報道,由德國亞琛大學教授君特·舒爾提出的該項建立電池工廠的計劃得到了德國電動汽車行業相關企業的支持。其中包括專注于電動車電池技術的企業BMZ以及初創公司TerraE。在經過與北威州及福特集團談判,該項目極有可能選址于德國科隆附近。當地已經建有福特的相關工廠,并初步具備相關基礎設施。

  德國聯邦和相關地方政府當前對電動車電池項目高度重視。北威州政府已經將電動車電池工廠項目作為該州當前經濟領域的“要務”。德國經濟部長進來也頻頻就電動車電池項目表態。去年,德國經濟部長阿特邁爾訪問波蘭時就曾與波蘭經濟部長共同宣布,要加強兩國在電動車電池領域的合作并敦促歐盟成員國在相關領域加強歐盟層面的合作。阿特邁爾還曾表示,德國有潛力在本土建立多個電池生產基地,政府也有可能向這些項目提供高達十億歐元的補貼。

  分析認為,在北威州建立電池工廠,也符合當前德國能源轉型的總體需要。不久前,德國“煤炭委員會”公布了德國能源轉型的總體綱要,為德國能源轉型進程制定了時間表和階段性任務。其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就是探討如何幫助以傳統煤炭開采為經濟支柱的地區實現經濟轉型。北威州等地區則將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項目視為該地區應對經濟結構轉型壓力的重要機遇。

  業內人士指出,當前德國在電動車電池領域追趕亞洲企業并試圖奪回并搶占更多市場的勢頭正勁。盡管相關項目尚未投入建設,但政府、企業等各方都已經做好了準備。特別是德國政府承諾對相關項目予以高額資助,更是鼓勵了相關企業參與其中,并進而形成一個由德國企業主導的“電動車電池聯盟”。

  分析人士指出,盡管當前德國政府和企業在電動車電池項目上的熱情很高,但政府補貼在其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相關項目是否能夠從地方、聯邦甚至歐盟層面獲得足夠的補貼成為項目能否順利推進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各方對補貼問題尚未形成足夠清晰的政策,這也是目前電池項目面臨的一重大不確定因素。例如當前在北威州的電池工廠項目,已經募集了大量投資,但尚需高達2億5000萬歐元的政府補貼。

  此外,該項目推進的進度也尚待進一步確定。BMZ作為提供相關技術的合作方已經做好了投產的準備,但分析認為該項目的順利推進仍取決于政治層面的努力。據報道,目前大眾集團和博世集團等正在與有關各方就該項目進行溝通,但尚未取得更多進展。因此,該項目落地恐尚需時日。

av在线天堂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