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管理中心>>行業資訊>>新聞資訊正文
 
陳育平:中國3G市場、政策與未來發展趨勢
新聞ID號:  60 無標題圖片
資訊類型:  行業要聞
所屬類別:  通信電源 電力電源 UPS電源 逆變電源 EPS電源 PC電源 模塊電源 開關電源 便攜式電源 交直流穩壓電源 變頻電源 電池及測試 照明電源 焊接電源 電鍍電源 發電機組 檢測儀器 電磁兼容 凈化電源 變壓器 傳感器 防雷浪涌 軸流風機 元器件 連接器及端子 輔助材料 其他
關 鍵 字:  ~
內容描述:  ~
發布時間:  2004/11/12 15:01:47
更新時間:  2004/11/12 15:01:47
審核情況:  已審核開通[2004/11/12 15:01:47]
瀏覽次數:  共 2224 人/次
新聞來源:  新浪科技
鏈    接:  ~
責任編輯:  ~
發 布 者:  電源在線
圖片文件
原文件名:~
保存文件:~
路徑文件:~
管理操作:  修改  設置為未審核    發布新聞資訊
內    容:
1、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總體情況;

2、《“3G在中國”2004全球峰會》的籌備情況;

3、中國3G政策導向與未來發展;

4、3G與其他移動通信的比較;

5、中國3G測試的進展情況;

6、對TD-SCDMA的看法。

一、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總體情況
  記者:請你簡單介紹一下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在3G方面的研究情況。

  陳育平: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的優勢主要表現在:

  1、電信研究院是3G的標桿單位,集3G測試、政策研究、規劃、市場調查、標準制定等功能于一身。把相關3G的工作集中在一起,這是中國同行業單位中所沒有的,同時在行業中間,電信研究院在3G研究方面是最具權威性的。

  2、電信研究院作為政府的電信研究支撐單位。不僅在3G、NGN領域建有國際一流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并取得了多項重大研究成果,在通信其他諸多研究領域一樣有著資深的研究積累和權威影響。

  3、在通信行業有較大影響力直屬單位有:電信傳輸所、電信情報所、電信規劃院、電信計量中心等單位且都有幾十年的歷史;與通信運營商、廠家和科研開發單位亦都建立有良好的長期的合作關系。

  二、《“3G在中國”2004全球峰會》的籌備情況

  記者:請你簡單介紹一下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在《“3G在中國”2004全球峰會》的籌備情況。

  陳育平:進入2004年以來,隨著技術和標準的逐步完善、系統和終端的迅速成熟、業務和應用的持續發展,3G已經在日本、歐洲、韓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步入商用階段。在2004年的中國,隨著中國3G技術試驗外場測試的即將完成,TD-SCDMA產業的不斷推進……中國3G產業進入了關鍵的決策時期。為進一步推動和促進中國3G產業的發展,分析和研究全球3G最新動態和趨勢,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將于2004年11月8日—10日在北京舉辦《“3G在中國”2004全球峰會》和“全球3G最新終端和系統設備展示”。屆時,國內外頂級3G專家和決策者將共聚一堂,交流中國3G工作成果、分享全球3G發展經驗、探索未來3G成長策略。

  《“3G在中國”2004全球峰會》以“邁向3G時代•打造電信強國”為主題,圍繞外場測試、產業政策、運營經驗、技術進展等方面的內容。深入分析中國3G技術試驗外場測試情況;中國3G下階段產業化推進政策走向;全球3G運營商網絡建設和業務運營;全球3G研發應用動態與面臨挑戰等倍受關注的主題。本次峰會依托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的一批知名專家和在3G領域多年積累的深厚實力,匯集信息產業部領導、國內外電信運營商決策層、全球3G設備商專家等各環節的重要嘉賓,結合2004年3G市場、運營、管制、業務開展、替代技術等方面的最新進展,共同研討、發布3G在中國的重要觀點、報告,以引導中國3G產業的順利發展。

  《“3G在中國”2004全球峰會》將于11月8日舉辦“中國3G第二階段測試專題報告會”。參于具體測試工作的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中國各大電信運營商、設備廠商的專家將向關注中國3G測試的業界生動展示外場測試一年來的工作成果;充分交流測試過程中采用的技術、方案和遇到的問題、困難。

  《“3G在中國”2004全球峰會》將秉承第一屆《“3G在中國”2003全球峰會》高層、專業、權威的理念,精辟、準確、及時地全面分析全球特別是中國3G的年度最新進展和未來趨勢。作為全球電信業最具影響力、最受關注的中國3G盛會,2003年10月在北京舉行的第一屆“3G在中國”峰會注冊代表數量達到1350人,累計參會代表超過2200人次;中國政府20余位主管領導,國際著名3G運營商Vodafone和NTT DoCoMo,國內5大電信運營商的高層悉數到場;幾乎全球所有的3G重量級設備制造商參與了此次峰會的演講和展示;來自50 家平面、網絡、電視媒體的150位記者參加峰會并發表了大量相關報道評論。在總結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本屆峰會將力圖為參會各方創造更多的價值和自由交流空間。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示3G在中國的最新進展:

  (1)外場測試——中國3G第二階段外場測試情況分析;

  (2)產業政策——中國3G下階段產業化推進政策走向;

  (3)運營經驗——全球3G運營商網絡建設和業務運營;

  (4)技術進展——全球3G研發應用動態與面臨挑戰。

三、中國3G政策導向與未來發展

  記者:在中國加入WTO后,中國政府在3G方面的政策導向和中國3G的發展未來會有什么變化?

  陳育平:中國政府在3G政策導向主要涉及四大方面問題:

  (一)管制政策

  1、政策許可。進入WTO以后,從2005年開始中國通信市場逐步進入WTO國際市場開放時期,究竟怎樣開放?還有許多問題需要決策并設定開放范圍。中國政府在三年前簽訂了入世協議,但在市場開放政策開放方面到現在為止還在討論和制定。第二是,有許多范圍究竟怎樣切塊、限制,怎樣從壟斷半壟斷平穩過渡到開放的市場,依然還在討論和摸索中。所以到目前為止,國外運營商都覺得,政策上拿捏不準,中國的通信市場能夠開放到什么程度,什么時候能開放,開放的條件是什么。

  2、業務許可。政策許可主要由信息產業部政策法規司負責,而業務許可主要由信息產業部電信管理局負責,電信管理局主要管理業務審批,業務經營的范圍、申報手續,以及所經營的業務內容是什么。

  3、投融資問題,F在有一個說法,幾大運營商都要拿到牌照,拿到牌照后能不能允許運營商和國外運營商、投資業組成新的公司,自己出牌照,別人出資金,一起做大3G。但這里有一個問題,投融資問題一直是中國政府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但總的來說有一個界限的問題,允許你到什么地方融資,允許怎樣融資,允許哪些投資商能夠進入中國,以何方式投資等等,但真正操作起來就會有很多問題。

  (二)運營商重組問題

  現在業內一直在傳重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據我們目前的調查,是有一個投資行應國內單位和證券商的要求寫了一份報告,報告中提出一個“四合二”理論,為何這樣提?它認為,當資產比較大的時候,比如說中國移動和網通合并,中國電信和聯通合并,這樣有利于資產重組、增大,可以減少牌照發放數量。在傳播所謂“四合二”的說法時,還有所謂“六合三”、“六合四”等說法,將鐵通、衛通并入其他公司。但此種說法的流傳均始于一些咨詢公司的資訊報告,并非從政府的角度提出的。我個人認為,現在不適合再次重組。再次重組有要有1-2年的重組期,這樣對整個電信競爭格局有非常大的影響,等于不干別的事了,再接著重組,重組完后再搞經營。大家也看到,以前中國電信“一分四”的時候,中國電信南北拆分的時候,產生出非常多的問題,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應該怎樣干。重組之后再重組,這對整個市場的格局以及市場的穩定是非常不利的。重組給通信運營商帶來的損失相當大,為了重組,需要添置設備,安置富余人員,新招新人員,又要進行新的機房建設等等,將來再合并,同樣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所以,重組應該是一個比較謹慎的問題,而且重組不是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三)3G問題

  如果3G開始建設的話,應該有3年的過渡期或發展期,使得2G逐步向3G過渡。經過2年以上的逐步擴張,才能開始盈利。邊建設邊運營的做法應該更合理些。

  3G目前存在的問題有:3G標準版本太多,更新過于頻繁。最終版本一直在變,三個制式在ITU中一版一版地出,而且上半年出幾版,下半年出幾版,出得特別頻繁,其原因在于還沒有開始運營或小規模運營中發現了許多問題,3G技術到目前為止依然不能說是成熟了,還是有許多需要不斷更新、修改的技術;3G技術不尚成熟,3G終端發展滯后,2G終端上千種,而3G終端只有幾十種,終端的發展遠遠滯后于系統的發展;3G市場不成熟,缺乏非此不可的關鍵應用,對殺手級的應用已然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原因在于3G規模還過小,哪些應用是3G市場上必不可少的應用,哪些應用可以在3G上進行推廣、擴大,許多人認為3G市場還不是成熟的市場,對于3G究竟怎樣發展,怎樣拉動,現在還在討論之中;3G執照和頻譜高價拍賣,使運營商與用戶不堪重負。前一階段報道了很多德國、法國電信每年要交很多頻率使用費,但一直運營不好,有的國家只有幾十萬、幾萬的用戶,這對運營商的壓力非常大,用戶也覺得各種費用太高,各國3G的商用問題目前依然存在。

  (四)牌照問題

  牌照問題從去年或者前幾年就在談,去年達到頂峰,去年更多的關注為何不發牌照,大家討論的也比較多。自我院的《“3G在中國”2003全球峰會》開完之后,將大家關注的目標轉移到了3G的應用上來和中國3G未來幾年的發展,同時還要密切跟蹤國外3G發展和應用的成熟度。

  我認為,任何一個運營商要想拿到牌照,應該具備五個方面的實力:

  一是網絡實力,要有較大規模的網絡運營,目前有這個能力的是只有四家,即中國電信、中國網通的小靈通系統,到目前差不多有6000萬用戶,小靈通轉移到3G,有一個成熟的網絡或者比較大規模的網絡運營,對于他取得牌照以后進行3G的建設是一個比較好的支撐點。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同樣如此,現成的網絡就是移動網,只要對其升級即可。

  第二需要資金的實力。一方面是運營商自己投資的實力,另一方面是需要融資,怎樣來融資也是個問題。而3G一期投下去,百萬用戶的網絡應該在數十個億元以上。

  第三是技術實力。運營商除了四大運營商有較龐大的維護和運營的能力,中國衛通、鐵通的實力相對較弱。中國電信、網通在極力推小靈通,主要是為了積攢經驗,積攢一批用戶和網絡運營方面的一些人才,為以后轉型做準備。

  第四是業務實力。四大運營公司具有新業務的創新能力,當拿到牌照后,能夠迅速建設3G網絡和開展業務。

  第五是用戶實力,主要是指運營商的用戶發展潛力和數量。四大公司有幾千萬甚至上億的用戶,其發展潛力和實力有很大保證。

四、3G與其他移動通信的比較

  記者:最近,各種媒體和專家在各種場合中討論了許多3G與其他無線通信的比較,你能不能談一下他們之間的同異之處?

  陳育平:主要有以下幾種。

  1、小靈通問題

  當3G牌照沒有發放,小靈通目前是中國電信和網通力推的無線通信業務,據目前最新的調查數據顯示,小靈通用戶今年將新增4000萬以上,今年年底的總數達到8000萬以上,接近中國聯通的2003年的9000多萬移動用戶。。

  從目前看,小靈通發展態勢比較快,但中國電信和網通也面臨著一個苦不堪言的問題,就是成本問題。以前是利用程控交換機的富余容量,建設成本大概700-1000元,現在每增加一線就要添設一門交換機,成本達到1500元以上。等于每增加一個用戶,成本投入是原來的2倍左右。在這樣的情況下,投入不劃算。但沒有小靈通,就沒有對中國電信和網通固定通信業務的拉動。小靈通對網絡建設和業務都有一定的拉動,但用戶越多,其ARPU值卻在下降。

  未來向3G過渡,小靈通究竟是什么角色?外界各種說法也很多。現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種說法是中國應發展小靈通,因為它資費低,老百姓接受,對他們來說有好處。對制造商來說,將來小靈通過渡到3G非常容易。但一些專家確認為,小靈通目前的制式與3G的制式不一樣,有許多問題沒有解決,將來肯定轉移不到3G網絡上,F在只有業務平臺可以平滑過渡到3G,但設備全部要拆除,要另裝3G設備,所以說,小靈通是不可能過渡到3G的。我是支持后一種說法的。

  2、WLAN

  無線局域網有兩個問題比較突出,一是無線上網卡和迅弛芯片的推出,使得筆記本可以隨時隨地地上網,非常便利,無線局域網的發展比較快。甚至有人認為根本不用建3G了,這對3G形成較大威脅。WLAN的傳輸帶寬達到2M-10M,比3G的大得多,3G標準帶寬是2M左右。但目前WLAN唯一沒有解決的問題是漫游問題,如何在移動狀態中解決通信問題,目前還沒有解決。WLAN不可能完全代替3G,只能是互為補充。

  另一個是WAPI問題,這是前段時間中國提出的安全標準問題,年初討論非常熱鬧,對于安全問題究竟怎樣解決,也有不同的看法,美國許多企業聯名到美國商務部,說中國安全標準是對美國企業的商業歧視和技術封鎖。在最近的中美商務談判,有報道說中國表示將延遲WAPI安全標準的執行。

  事實上,之所以推WAPI,跟中國的標準推進戰略有很大關系。中國一直希望在WTO開放后,在標準上能夠使中國企業在一定期限內先于國外企業先行消化標準,先于他們進入市場,以保證中國企業的一定市場份額。包括現在TD-SCDMA、EDV、HDV,都是中國標準推進戰略的一部分。但現在又出現一個問題,由于中國提出安全標準以后,IEEE(電子工程師協會)也提出了802.11i安全標準,準備在年底完成,這對WAPI的實施可能會有一定的影響。

  3、WiMax

  WiMax是今年5月份在深圳一次會議上提出的標準(802.16a-e標準)。他有如下功能,半徑有望達到4-6英里,犧牲吞吐率提高傳輸距離;支持靈活的信道帶寬分配(10M以上);提高覆蓋服務,如網狀拓撲和“智能天線”;支持安全傳輸,提供鑒權與數字加密等功能;支持如語音與視頻等需要低延遲網絡;應用模式可按需寬帶、蜂窩回程、社區寬帶、欠發達地區、最佳連接無線服務;提供家庭連接、公司連接、公共802.11熱點連接、信息亭連接的“第三條道路”。

  它的帶寬和WLAN一樣,最關鍵的是提出解決漫游問題,這樣可能會對3G造成直接影響。不但在移動狀態下來回打電話、上網,而且帶寬也比3G寬得多,會給3G的應用造成很大的影響。業內對此也比較關注,因為WiMax標準是和3G基本標準情況是一樣的,同時其帶寬比3G大得多,上網快,使用范圍比3G寬且便宜。

  4、NGN的發展方向和主要核心技術

  3G是NGN中的一部分,NGN包括交換、傳輸、IP、接入、移動五大部分。以后,NGN主要向以軟交換為核心的下一代交換網演進;向以3G為代表的下一代移動通信網演進3G、B3G、4G;向以Ipv6為基礎的下一代互聯網演進;向多元化的寬帶接入網演進;向以光聯網為基礎的下一代傳送網演進ASON。

五、中國3G測試的進展情況

  記者:你能不能談一下目前中國3G測試的進展情況?

  陳育平:可以。

  1、大致情況

  第一次3G測試是室內測試,在我院的實驗機房進行測試,對十幾個廠家的大部分設備進行了測試,主要是進行系統自身的測試,循環測試。第二次測試是由中國六大電信運營商和十多家國內外電信設備提供商參與進行。測試點選擇北京、上海、廣州等六個大城市進行。運營商和設備商聯合起來建網,運營商在各測試點架設自己的試驗網絡,對各個標準的3G設備進行最后的兼容和互操作性檢測。

  2、第二次場外測試

  此次測試采用了指定運營商和設備商配對進行的方式。中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TD-SCDMA標準被指定由六大運營商同時進行測試。在現有四家最大運營商中,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參與CDMA2000測試,中國移動和網通則進行WCDMA的測試。雖然此次測試與最后運營商網絡的選擇沒有必然聯系,但測試依然可能會對運營商的選擇起到影響。

  中國的設備商和自有標準得到了進一步明確支持。中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TD-SCDMA是三大標準中唯一被指定與六家運營商全部配對進行測試的標準。國產設備商華為、中興作為國內最大的兩家3G設備商,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個城市與三家運營商同時進行WCDMA測試,國外設備商只被指定在一個地點與一家運營商進行測試。這表現中國政府給國內運營商和設備商很大的傾向性和政策保障性。

  3、后續測試

  國家計委和信息產業部分別兩次撥款數億項目基金,要求研究院啟動3G新的測試項目。目前,我院沒有地方建立新的實驗網和實驗室,所以,會興建新的3G試驗大樓,進行各種3G業務的測試。今年9月,系統測試和外場測試將結束,3G實驗大樓就是為以后的3G業務和終端測試做準備,我們相信3G測試會一直持續下去。各網業務之間的業務傳遞、接口、互聯互通等問題還有許多沒有解決,尤其是將來業務的開放、新業務的產生、推廣等,都要以3G測試報告為依據,所以,3G測試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六、對TD-SCDMA的看法

  記者:你能不能談一下你對TD-SCDMA的看法?

  陳育平:TD-SCDMA有政府支持,中國政府也在強勢推進其產業鏈形成。5月底開始正式進行第二次測試,終端等還在測試當中。

  TD-SCDMA的科研開發成本已經超過30億。其中大唐投入十多億,其中許多是國家撥的專項基金,其余則是銀行的無息貸款,政府給了TD-SCDMA許多優惠政策。剩下的近20個億,是西門子、華為、中興、普天等公司為開發TD-SCDMA的投資。

  目前,TD-SCDMA開發還在進行當中,當然我們希望它能盡快有一個好的結果。但它也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就是開發轉變成商品的速度太慢。前一階段,TD-SCDMA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專利問題,有些公司說有很多專利是他們的,要求付高額專利費,所以中國對專利費問題一直有不同看法,特別是怎樣付與專利費,怎樣使用專利等等問題,國內企業使用TD-SCDMA的專利、怎樣使用等問題。為推動TD-SCDMA,目前許多是先免費使用,等以后開通了再說,F在,大唐的TD-SCDMA處于一個只有投入沒有產出的局面。

  再一個是產業聯盟。產業聯盟包括兩塊,一塊是有一個技術論壇,有一個TD-SCDMA的產業論壇,有一個TD-SCDMA的產業聯盟。產業聯盟大概有12家,由國內設備商(如華為、中興、普天等)組成。技術論壇國內外大概有70多家,包括科研機構、設備制造商、芯片商、儀器儀表供應商、運營商等。

  對于TD-SCDMA,今后政策上究竟怎樣定,從目前國家實施的政策看,可能會在政策上有一個傾斜和優惠。因為中國3G標準的提出,在現在看來,在大唐看來,在信息產業部看來,是國家利益最大化的問題。國家首先會保證3G標準在中國的順利推進和政策上的把握。國家不單單從市場的角度來處理TD-SCDMA的問題,同時從政策上、管制上使TD-SCDMA得到盡快的開發。雖然中國政府在若干次會議上宣布中國政府允許運營商可以自由選擇3G標準,但從現在來看,運營商可以選擇標準,但國家在一定條件上會給予TD-SCDMA一系列的優惠。像在融資、資費、稅收、管制政策、運營審批等方面,會給足TD-SCDMA優惠。

  這并非我們預測,而是中國聯通的發展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在這些問題上,中國政府會有很大的傾斜。這都是中國政府在現階段的一個策略,一個政策上的優惠。TD-SCDMA的問題,是中國政府非常關注的問題,中國政府一定會在各種環節充分體現出政策上的關注和產業化的推進力度。
av在线天堂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