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能源生產、運輸、存儲、消費等環節正在悄悄發生變化。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的ICT技術的發展,不斷豐富著能源人的觀念。從智能電網到能源互聯網,從石化智能工廠到煤炭大數據平臺,從用戶側智慧用能到汽車充電設施互聯互通,我國能源產業正在變得更加“智慧”。
能源互聯網可以把普通的能源分布網變成類似信息互聯網,毫無疑問這將掀起一場能源變革,而我國已做好變革的準備!
繼今年2月三部委聯合出臺《關于推動“互聯網+”智慧能源發展的指導意見》之后,日前國家能源局又下發了《關于組織實施“互聯網+”智慧能源(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的通知》,能源互聯網的征途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8月10日~12日,在河北省秦皇島市召開的2016中國能源互聯網大會暨智慧能源產業博覽會上,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員苗韌指出,“未來一個階段,將是全國范圍內大規模開展‘互聯網+智慧能源’試點的機遇期,無數的產業在這里面躍躍欲試!ヂ摼W+智慧能源’有望達到GDP的0.5%到1%的水平。這個比例聽起來很低,但是可能到2030年整個工業占GDP比重也只有30%。所以這意味著如果能源互聯網占到1%的話,實際上已經跟我們的不少傳統行業可以比肩!
但是,如何搭建起能源互聯網神經式的互動網絡,將互聯網更好地與能源生產、傳輸、存儲、消費以及能源市場深度融合,仍面臨太多難題。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石定寰也在本次會議上表示:“建設能源互聯網未來面臨三重挑戰。首先需要國家投入大量的經費來支持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其次要解決應用的問題,即能源的生產和消費消納問題,這相應的需要降低可再生能源價格、大幅度壓低成本。第三,還需要進一步解決政策環境、機制體制問題!
業內人士認為,能源互聯網將向著電氣化、低碳化、智能化三大趨勢發展。第八期《電源世界》將聚焦能源互聯網迅速發展為電源行業發展帶來的機遇與影響,詳情請關注“深度報道”《能源互聯網迎試點機遇 或帶動400億投資》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