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價格司電價處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國將逐步下調光伏發電補貼水平,直至取消補貼。
光伏發電屬于新能源發電類型,由于其發電成本高于傳統能源,因此世界各國在其發展初期都給予適當補貼,中國也不例外。近年來,在各項利好政策的激勵下,中國的光伏產業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在國際光伏市場蓬勃發展,特別是在我國光伏市場強勁增長的拉動下,光伏企業的產能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產業規模穩步擴大,技術水平不斷進步,企業利潤率得到提升。不過,在光伏電站加快建設的同時,行業發展對政策的依賴性也日益凸顯,出現了消納難、棄光現象嚴重、補貼資金缺口擴大等突出問題。
在新環境下,光伏產業該如何走得更好?在日前舉辦的“首屆中國‘光伏+’創新發展論壇”上,與會的業內人士表示,光伏發電一方面需要政府繼續扶持,鼓勵發展;另一方面,從長遠來看也必將逐步取消補貼,減少政策依賴!笆濉逼陂g,我國光伏行業將進入轉型期,即從規模擴張型發展到質量效益型發展的轉變。政府逐漸減少對光伏發電的補貼乃是大勢所趨,光伏企業需要加緊進行技術的創新研發工作,并藉著“光伏+”的戰略方向,使光伏應用進一步落實。
另一方面,我國超級電容器材料方面的首個行業標準《超級電容器用有機電解液規范》近期塵埃落定,該標準是我國超級電容器領域的第一項基礎標準,自今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同時發布的還有《超級電容器用充電器通用規范》。而不久前,工信部剛印發了《工業強基2016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將超級電容器列入扶持重點。這些消息引起行業熱切關注。國內某鋁電解電容器上市企業緊隨其后,宣告擬開啟超級電容計劃。在這一系列標準的推動下,超級電容器設備正式步入規范化生產階段,同時也將迎來市場的快速增長期。
不管政策對一個行業扶持還是減弱,作為行業企業,重要的是能及時適應新環境并尋找發展新契機。本期《電源世界》將重點關注新能源應用領域的最新市場發展動態,詳情請關注本期深度報道欄目《光伏補貼逐步下調 刺激企業技術創新》,市場縱橫《超級電容行業或將迎來發展新契機》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