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是播撒希望的季節,此期間召開的全國兩會,更是值得人們期待。會議的每項議程、每個話題,都會對大家當下乃至未來的生產生活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近年來,霧霾籠罩全國,引起人們高度重視。而最近央視前記者柴靜自費拍的霧霾紀錄片《穹頂之下》更讓人們深刻認識到霧霾的危害性。面對嚴峻的大氣污染形勢,各地“兩會”代表委員們對發展新能源汽車寄予厚望。這在今年全國各地的地方“兩會”上已得到了驗證。從各地“兩會”爆出的消息看,發展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2015年全國各地“兩會”當仁不讓的焦點。2015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有望繼續增長,全面爆發,這已經成為各方共識。
另一方面,高端裝備制造業有著技術水平高、帶動性強、產品附加值高、環境污染低的特點,符合國家的優先發展方向。高端裝備制造與當前全球興起的“工業4.0”提法一脈相承。
春節前后,不斷傳來部分外資撤離中國的消息,而這些撤離的外資以制造業企業為主。與此同時,一些制造業大省接連傳來工廠倒閉的消息,這些消息引起了人們對中國制造業未來發展的危機感。對此,專家分析稱,國內一部分外資撤離以及一些制造業工廠倒閉,都是正常現象,尤其是以在中國代工廠為代表的制造業,近幾年來,由于國內勞動力成本的持續上升,讓這些企業的成本越來越高,資金流向更低成本的地方也就不可避免。
與此對應的是,高端制造業領域外商投資更加活躍。2015年1月,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增長103.3%,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合同,外資和實際使用外資分別增長19.5%和48.8%。
由此可見,“工業4.0”是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下一步發展方向,有望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據了解 ,全國人大代表周洪宇在2015年兩會上遞交了《關于搭乘“工業4 0”快車,實現“制造強國”夢的建議》。而相關部門正組織專家學者,認真研究德國推進“工業4.0”的經驗,結合我國“十三五規劃”的起草,制定戰略規劃,引導、鼓勵和支持企業轉型升級,引導中國制造的“危機”轉變為“先機”。
本期“深度報道”文章《2015年:制造業邁入新時代》,主要分析了2015年制造業新形勢對于我們電源企業所帶來的影響。而“市場縱橫”的《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市場將達200億元》一文,則重點關注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領域的發展態勢。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