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工業發展浪潮背景下,和大部分國家一樣,中國企業碰到了來自內外方面的諸多困難和發展壓力。內部方面,人工成本上升、企業利潤空間減小、企業轉型升級進程緩慢等因素困擾著企業的發展。外部方面,貿易壁壘已成為“中國制造”走出國門最大的障礙之一。尤其是今年以來,美國加大對中國出口產品貿易保護的力度,頻頻對中國發起“雙反”調查。3月27日,美國已對中國太陽能企業發起新一輪反傾銷調查。
美國“雙反”調查所帶來的聯動效應,引起多國仿效對中國新能源產業采取不利行動,產生了極其惡劣的影響。在美國掀起新一輪“雙反”調查后,澳大利亞、日本將對中國光伏產品發起“雙反”調查的消息不脛而走。
“雙反”調查中,經濟利益之爭僅是表面現象,背后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美國要保持高技術領域獨大的競爭優勢地位。美國不愿看到中國在相關產業逐步發展壯大,惟恐中國的技術崛起對其產業構成威脅。同理,歐盟、印度、澳大利亞、日本等同樣希望遏制中國新興產業的發展,搶占能源新技術高地。
值得慶幸的是,經過前一輪光伏“雙反”的洗禮,即使美歐等發達國家再度對中國光伏企業發難,正在進行優勝劣汰、技術升級的中國光伏產業的競爭力和抗壓能力已越來越強。
任何一個行業要保持世界領先,都不會一帆風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企業在敢于正面應對貿易爭端的同時,也要通過修煉內功,增強自身實力。企業要增強憂患意識,提高預見性,并努力掌握核心技術,以創新贏得新優勢,在挫折中成熟,在困難中前進。
通過第四期《電源世界》雜志,我們可以看到不少電源企業紛紛推出具有核心優勢的創新產品,以增強其在各自細分市場領域的競爭優勢。此外,還有企業通過整合收購新的公司,進一步完善了其在相關領域的產品線和解決方案,提升企業綜合實力。詳情請關注本期企業之窗欄目《PCM劍指國內小容量段UPS電源市場》、市場縱橫欄目《施耐德并購AST Modular公司分析》等文章。同時深度報道《美舉“雙反大棒” 圍追堵截 光伏戰蔓延日澳恐效尤》一文,將深度分析美國新一輪“雙反”調查對中國光伏企業所帶來的惡劣聯動效應,以及深陷“雙反”漩渦中的光伏企業該如何自處,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