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  

充電電池的一些基本性能參數說明(圖)

2005/11/14 15:38:06  電源在線網
   要問目前數碼設備里面最核心的東西是什么,大家應該都知道是電源,而可以移動的設備,必然會使用電池,對于高耗電量的設備,不可充的電池因為其長期成本較高而不如可充電的劃算,所以,大多數設備都選擇了可充電的電池作為能量的主要來源。

  目前主要使用的充電電池,按其內部化學物質成分來分,有三種,鎳-鉻電池(Ni-Cd),鎳-金屬氫(Ni-MH),以及鋰離子(Li-Ion),由于前兩種在使用特征上是非常相似的,所以一般都作為同一種來討論,而電池具體的內部化學物質及反應專業性太強,不再此討論。
  先來介紹一下電池的基礎術語。

  等效串聯電阻(ESR Equivalent Series Resistance):電池有內阻,稍微懂一點點的都知道。

  安時容量(Amp-Hour capacity):電池上面表明的電池容量,通常是一千到二千左右,例如1600mAH,也就是是電池所能提供的總能量的大小。

  C電流(C Current):就是安時容量除以小時,例如,1600mAH的電池,它的C電流就是1600mA。1C充電,就是指1600mA充電,0.2C放電,就是指320mA放電。

  平均電壓(MPV Mid-Point Voltage),又名中點電壓:電池放電達到50%的時候的電壓。

  放電終點電壓 (EODV End Of Discharge Voltege):電池用完的時候的電壓,如果繼續放電使電壓降低,電池會壞掉。

  能量密度(Energy Density):同樣的電池所包含的能量大小的比較,一般分為兩種,以重量來計算的重量密度,或者以體積來計算體積密度。

  恒流充電(Constant Voltage):加到電池上的電壓不變,而電流變化

  恒壓充電(Constant Current):供給電池的電流不變,電壓變化。

  充放電電壓曲線:(見圖"電壓曲線")

  電池的工作區域,就是圖上曲線比較平滑下降的那段區域,放電過程是電壓下降的過程,充電過程是電壓上升的過程,通常人們所說的電池的1.5V和1.2V或3.6V,其實是指的中點電壓,而不是電池恒壓工作在這個電壓。
   
  能量密度:


  由表格可以知道,Li-Ion是密度最高的一種,差不多有其他兩種的兩倍,Ni-MH其次,最低的是Ni-Cd,不過價格也是這個順序。所以給大家的選擇提供了一個參考,具體就要看你要求價格還是容量,來選擇合適的電池了。

  電池電壓穩定度:

  不同的電池放電時,電壓變化曲線是不一樣的,如圖(見圖"Ni-MH Ni-MH 0.2C 放電曲線"和"Li-Ion 0.2C 放電曲線"):

  
  當Li-Ion和Ni-MH/NiCd都是以0.2C放電時,可以看出Li-Ion的電壓變化非常的大,幾乎有1V,這就對用電設備的要求較高,而Ni-Mh/Ni-Cd則較為平滑,對用電設備的要求比較低。由此可以給大家提個醒,想用三節Ni-MH/Ni-Cd串聯來代替一節Li-Ion的同志們,以及想用一節Li-Ion來當作三節Ni-MH/Ni-Cd用的同志們,要注意這個問題,免得傷了電池,傷了機器,傷了心。

  峰值電流:

  也就是電池使用的時候可以達到的最大電流,主要受電池結構和ESR的影響,因為放電時候,要在ESR上面產生功率的消耗,P=I2R,這個大家初中物理就應該學過的了。電流越小,浪費的能量就越少,而產生的熱量也越少,電池就越安全(安全問題后文有詳細解釋),再此提醒大家,處于安全考慮,盡量不要高使用電流。三種電池中,Ni-MH/Ni-Cd的ESR差不多,都很小,大概為0.1歐姆左右,而Li-Ion則要高一點點。

   自放電:

  電池充滿電以后,如果不用,它的電量也會一點一點的失去,這就叫做自放電,三種電池的自放電率如表格(不同廠商的自放電率是不一樣的,具體要參考廠家的使用指南):


  可以看到,Li-Ion是最好的,Ni-MH是最差的,充好電了放在那兒不用,一個月以后就差不多只有1/3了,蠻多的說…

  自放電率主要受溫度和濕度的影響。而且要注意的是,自放電并不是線性的,也就是說,Ni-MH電池每個月損失30%的電量,而可能在每月的前五天就損失掉25%,而剩下的25天才損失5%,所以,如果你要出差之類的,不要提前把電池充好了放在那兒,這樣是不行的。要等出門的前一天才充。

  記憶效應:

  電池充滿電以后,如果不用完就繼續充電的話,內部的化學物質會"鈍化",也就是使容量下降,三種電池中,Ni-Cd的記憶效應最嚴重(這也是它被淘汰的原因之一),Ni-MH的其次,Li-Ion幾乎沒有記憶效應。所以說手機可以隨時充電而不需要等到電用完以后。但實際上Li-Ion還是有記憶效應的。所以,對于三種電池來說,都是最好能用完以后再充,用完的概念上面已經講過了,不是讓電壓降的盡量低,而是放電到EODV就行了,不要繼續放電,否則會傷害電池。

  充電時間:

  三種電池的充電時間見表格(僅供參考比較用,具體電池具體分析):


  一般來說Ni-MH/Ni-Cd用的是恒流充電,而Li-Ion用的是恒壓,Ni-MH/Ni-Cd的慢充電流大概為C/10左右,快充電流約為1.2C左右。

  價格:

  這個不用多說了,Li-Ion由于其能量密度最高,所以也是最貴的,Ni-MH其次,然后是Ni-Cd最便宜,不過隨著技術的發展,Ni-Cd已經比Ni-MH便宜不了多少了,但能量密度非常的低,而且對環境的污染也較大,所以已經幾乎滅絕了,

  可靠性:

  長期使用電池,免不了要考慮可靠性和壽命的問題。

    對于Ni-MH/Ni-Cd電池來說,主要要注意的是,不要高電流過充。當電池已經充滿以后,如果再繼續高電流充電,就會使電池里面的氣體從透氣孔里泄露。大家都知道Ni-MH/Ni-Cd電池是有透氣孔的(不信你找出電池來看看,絕對有一個或幾個孔),但是要知道的是,電池的透氣孔平時是關閉的,只在內壓過大的時候才打開,放出內部氣體,而且這種泄露是不可恢復的,將會引起電池容量的下降。有趣的是,過充時,Ni-Cd放出的是氧氣,Ni-MH放出的是氫氣.引起內壓過大的原因除了高電流過充以外,還有高電流放電,由ESR產生熱量而使內壓過大,所以也要注意放電電流不可過大。Ni-MH/Ni-Cd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極性反轉,這對于單節電池來說是不存在的,只存在于串聯電池包的形式,也就是大家平時看到的那種幾節電池捆在一起,然后焊接了正負極的那種,當其中某一節沒電以后,由于仍然有電流流過,就可能引起極性反轉,極性反轉時,電池會持續發熱,同樣引起內部氣體泄露,導致電池容量下降。特別需要說明的還有一點,對于Ni-Cd電池來說,長期不使用,會導致內部化學物質"晶格化",使容量降低,這時候,就需要你用導線給它短路一下,就一瞬間就夠了,使其內部的"晶格"還原,就可以恢復要原來的性能了。Ni-MH則沒有這個問題。

  對于Li-Ion電池來說,由于其能量密度較高,所以有成為小型炸彈的可能,不過放心,現在的電池已經沒有這個問題了,但要注意的是,Li-Ion電池不能放電太快,放電太狠(終點電壓過低),和充電太狠(充電終點電壓太高),這三種情況都會引起電池內部的不量化學反應,而使電池容量下降。
  Li-Ion如果正常使用,長期使用也沒有太大的性能下降。

  工作溫度:

  Ni-MH/Ni-Cd的最佳放電溫度是0-50°C,而最佳充電溫度則是10-40°C,最理想的充放電溫度是25°C,

  如果高于這兩個范圍,則會引起兩個問題:1,容量下降。2,不容易充電,也就是本來一個小時的快速充電要延長到兩個小時,因為其內部的化學反應變慢了。

  如果低于這兩個范圍,則能承受的充電電壓會下降,也就是說如果和25°C時使用同樣的電壓充電,就會損傷電池。而且在低溫下,容量同樣會下降,但較高溫時下降得少。

  Li-Ion電池,工作溫度-20°C-60°C,充電溫度0-45°C。但它比較穩定,在20-60°C時,容量幾乎都是一樣的,不會有下降。但在太低的溫度,下降就非常明顯,0°C時只剩90%,-20°C時則只剩70%了,所以,北方的朋友們,要小心了…
聲明:本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未經電源在線網證實,僅供參考。
關于該條電源科普信息,我有如下留言:
請您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導致的法律責任
·本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刪除其管轄的留言內容
·您在本網的留言內容,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留言   免費注冊會員
關鍵字:
        
關閉
av在线天堂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