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電子系統中電源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綠色、環保、高效、節能,已成為當代電子系統發展的主流和趨勢。在現代電子系統中,數據處理速度越來越快,數據流量和存儲空間越來越大,系統穩定性、可靠性越來越高,而電子設備體積不斷減小,集成度不斷增高,功耗不斷降低。特別是現代手持便攜設備和遠程控制設備不僅要求電子系統集成度高、體積小,而且要求整個系統功耗低,電池在相同體積和功耗下待機時間更長。電子設備外形變得越來越簡單,終端產品變得更加小巧,集成電路生產商需要設計出更加緊湊小巧的封裝。由于系統內處理器、存儲器及其他集成電路數量不斷增加,產生更多熱量,使熱管理在系統設計中變得非常重要。這些因素給集成電路生產商和電子設計工程師帶來了更多挑戰。
1 電源技術的發展趨勢和種類
1.1 電源技術的發展趨勢
現代電源起始于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硅整流技術,其發展先后經歷了整流時代、逆變時代和變頻時代,推動了電源技術在許多新興領域的應用。20世紀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發展起來的以功率MOSFET和IGBT為代表的集高頻、高壓和大電流于一身的功率半導體復合器件,表明傳統電源技術已經進入現代電源技術的新興時代。
現代電源技術的發展趨勢:
①綠色化、小型化。低功耗、低污染、低電流、高效率、高集成已成為現代電源技術的主流,電源技術的發展同時也依賴于電子元器件和集成電路的發展。
②模塊化、智能化。電源技術模塊化包括功率單元模塊化和輸出單元模塊化。新型開關電源將其功率開關管和各種輸出保護模塊集成在一起,使開關電源的體積進一步縮小。輸出穩壓電路模塊化,使電源在實際應用中更加靈活、方便、智能。
③數字化、多元化。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和成熟,現代電源更多地向數字化方向發展。采用數字技術可減小電源高頻諧波干擾和非線性失真,同時便于CPU數字化控制。
現代電源具備良好的EMC特性,自身產生的高頻諧波功率逐漸減小,降低了對環境的“污染”,同時增強了電源本身抗干擾性能。
- 1
- 2
- 3
- 4
- 總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