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頻污染
導頻污染:手機無法收到預期的導頻或者收到的導頻強度差值太小導致手機很難選取到主導頻所致
導頻污染定義為:在某一點存在過多的強導頻,但卻沒有一個足夠強的主導頻。
根據這一定義,在制定導頻污染判別標準時,需要確認的內容包括:
 “強導頻”的定義
 “過多”的定義
 “沒有一個足夠強的主導頻”的定義
1. “強導頻”的定義
當確定某一導頻是否為強導頻時,判斷標準是該導頻的絕對強度。對于導頻強度,可以通過導頻的RSCP來衡量,如果導頻的RSCP大于某一門限(例如-95),判定該導頻為強導頻。
2. “過多”的定義
當判斷某一地點是否存在過多的導頻時,判斷標準是導頻數目的多少。如果某一地點的導頻數目大于某一門限(例如3),判定該點存在過多的導頻。
3. “沒有一個足夠強的主導頻”的定義
當確定是否沒有一個足夠強的主導頻時,判斷標準是該點存在的多個導頻的相對強弱。結合前面的定義,如果某一地點的最強導頻的信號強度與第(3+1)強導頻的信號強度的差值小于某一門限(例如-5),判定該點沒有一個足夠強的主導頻。
綜合上面描述,當滿足下面所述條件時,判定該點存在導頻污染:
1. 滿足條件在于-95主導頻信道電平值的導頻個數大于3個;
2. 最大電平值與最小電平值之差小-5
當同時滿足條件1、2時,判定存在導頻污染。
從上述的判斷條件知,要滿足導頻污染的條件首先需滿足:
導頻的RSCP大于某一門限(例如-95)
一般情況,這里的某一門限大于解調門限對應的最小RSCP(可根據解調門限和網絡干擾計算得到),此時導頻污染與導頻的解調門限無關;在特殊情況下,這里的某一門限小于或等于導頻的解調門限對應的最小RSCP,此時導頻污染與解調門限有關,即與接收機的解調能力有關,此時構成污染的各導頻的RSCP一般都較高,但EC/IO較小,在接收機的解調門限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