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中心四大安全標準等級
公共數據中心的建立具有一定的標準。國際正常運行時間協會(The uptime institute,以下簡稱UI)將數據中心分為四個等級。
第一級數據中心(T1級):基礎級。對于第一級數據中心,計劃性的和非計劃性的活動都很容易引起中斷。它有計算機電力配送和制冷,或許有(也許沒有)架空地板、UPS或者發電機。即使有UPS或者發電機,也是單模塊系統,具有出現多處單點故障的隱患。為了進行預防性的維護和維修,設施都需完全地手動關閉。一般地,基礎設施每年需要完全關閉一次,以進行預防性維護工作。在緊急情況下,也許需要更頻繁的關機。對各部件的操作錯誤或自然故障將導致整個數據中心的運行中斷。第一級數據中心的可用性為99.671%。
第二級數據中心(T2級):具冗余部件級。第二級數據中心具有一些冗余的部件,由于計劃性和非計劃性活動引起數據中心中斷的可能性小于第一級數據中心。第二級數據中心配備架空地板、UPS和發電機。但UPS和發電機的設計容量是N+1,且為單回路設計,因此有單點中斷的可能。對關鍵電路和其他基礎設施進行維護需要程序式地關閉設備。第二級數據中心的可用性為99.741%。
第三級數據中心(T3級):可并行維護級。第三級數據中心可以在不引起計算機硬件運行中斷的情況下進行所有的計劃性的現場活動。計劃性的活動包括:保護性的和程序式的維護、維修和元件替換,增加或者減少與處理能力相關的部件,對部件和系統進行測試,以及更多的活動。對于使用水冷的大型系統,這就意味著需要兩個獨立的通路。必須有充足的處理能力和配電通路,允許在一條通路承擔負載工作的同時,另外一條通路進行維護和測試。非計劃性的活動,例如操作錯誤或者設施部件自然故障還是會引起數據中心的中斷。在客戶的業務需求允許增加成本進行更高級的保護時,第三級數據中心通常可以升級到第四級數據中心。第三級數據中心的可用性為99.982%。
第四級數據中心(T4級):容錯級。第四級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性能和能力可以保證任何計劃性活動不會引起關鍵負載的中斷。容錯能力也為基礎設施提供能忍受至少一次的最糟糕的情況——非計劃性故障或非關鍵性負載事件的沖擊。這需要同時活動的兩條配送途徑,通常是雙系統(S+S)的配置。從電力角度來說,需要兩個獨立的(N+1)UPS系統。根據消防和供電安全規范的要求,還會有由于火災報警或啟動了緊急停電程序而導致的停機事件發生。第四級數據中心需要所有的計算機硬件有雙電源輸入。第四級數據中心的可用性為9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