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不知、能不能、愿不愿:送給愛發火老板的9個字
管理轉型的本質是人的轉型;而人的轉變,需要依次解決三個問題:知不知、能不能、愿不愿。發火和罵人只能解決其中的一小部分問題。
我初次見到陳董事長的時候,他剛剛對屬下發完火,臉上還帶著怒氣就進了會議室。董事長是山東人,為人耿直熱情,說話和做事總是急沖沖的。打過招呼,落座之后,他先是表示歉意,“現在經濟形勢不好,我壓力大脾氣也就大;不過這幾年已經好多了,如果不是迫不得已盡量不發火,那個”忍“可以作證!闭f話的時候,他把頭轉向墻上的“忍”字。
忍字頭上一把刀,我就接著他的話茬繼續聊,如果強忍,可能導致怨氣淤積,于身體不利;可是如果不忍,又很容易傷害下屬和同事。他說:“真是沒有辦法。為了對下屬的16家公司實行一盤棋的管理,我已經花了三年的時間探索靈活高效的管理模式,甚至是逢會必講集團化規范化管理,可是下屬的生產企業和銷售公司甚至是集團職能部門的人,就是不愿意協作,都想占山為王。這不,剛才就是為擔保的事情,我把財務部門的人訓斥了一通,因為現在現金流緊張,我們必須有原則且靈活地與銀行合作,不能整天抱著書本瞻前顧后貽誤良機!
的確,如果沒有問題,那就不算企業而是天堂了,做企業永遠都少不了這些磕磕碰碰的瑣事。最近大家經常討論企業在危機之中借勢轉型,可是無論管理還是業務轉型,其本質都是人的轉型;而人的觀念和行為的轉變,需要克服人性的諸多缺陷。
這是上帝造人的疏忽,他在工序還沒結束的時候,就倉促地把我們這些半成品下放到了人間,結果是懶惰、貪婪、狹隘終身相伴在我們的左右。
當然,我們心中也有而且可能更多的是人性的光輝,就像在四川地震中我們看到的那樣,許多人無私地奉獻自己的財富和力量,幫助別人,也快樂自己。所以,人之初,可能既不善,也不惡,完全視后天環境的造化。
讓我這么一說,陳董事長的氣還真的消了一些。于是我就請他給我20分鐘的時間,我有9個字想送給他。他欣然點頭同意,我就開始在身邊的白板上比比劃劃。
- 1
- 2
- 3
- 總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