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災難預言全方位破解
2009/11/25 10:13:30 電源在線網
2012災難預言全破解
電影《2012》描述,太陽爆發釋放的中微子加熱了地核,引發了天翻地覆的巨大變化。
雖說“2012”年只是一個數字,但既然電影說這年要發生大災難,就一定要給災難找一個理由。片中的理由是太陽放射出的“中微子”把地核加熱,讓地核熔化。這并非關于“2012大毀滅”的唯一說法,在互聯網上檢索相關信息,可以找到很多在一年毀滅人類文明的理由:太陽活動大爆發、地磁逆轉或者太陽與銀河系中心重合……下面我們一個一個看這些說法靠不靠譜。
1 太陽活動
瑪雅人無法做預測
《2012》的故事設定的前提是太陽突然加速活動,釋放出大量的中微子。很快,地核被這些中微子加熱并熔化,大量熔巖溢出造成大陸板塊迅速移動,帶來了劇烈的地震和火山爆發,并引發超級大海嘯,人類生活的地表幾乎全部被淹。
這個想法來自關于“2012”的一個“末日理論”。該理論認為,2012年將爆發極其猛烈的太陽風暴,它的能量相當于1000億顆原子彈爆發。南京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教授、放射化學專家沈冠軍表示,太陽已經穩定“燃燒”了幾億年,沒有理由認為它的燃燒會突然加劇。太陽的燃料源于內部的核聚變,如果沒有新的能源,或者什么巨大的天體撞擊它,確實看不出有什么突然燃燒加劇的理由。之前,宇宙科學家曾經預測2012年將會是太陽活動的高峰。不過,美國海洋和大氣局(NOAA)近日表示,最新的預測顯示到2013年的時候,太陽活動才會達到一個小高峰,但近期太陽還是有點“懶”。請注意,即使在這樣的“小高峰”期間,太陽的活動也不會太強烈,只是會對無線電傳輸造成一些干擾而已。北京天文臺臺長朱進表示,太陽活動其實很難預測,所以瑪雅人絕對不能預測幾百幾千年后的太陽活動情況。
沈冠軍表示,如果太陽真的突然加劇活動,它對地球人類影響還是會很嚴重。只要它向外釋放的熱量增加15%-20%,那么地球上現存的人類文明將不復存在。近期在國內上映的美國大片《神秘代碼》中,就展現了太陽能量毀滅地表人類建筑的情形。但是在《2012》中,太陽怎么會沒燒化地表,卻直接熔化了地核呢?電影制作者給出的理由是,太陽發出的中微子能夠穿過地表,和地核發生反應。真的是這樣嗎?
2 中微子
加熱地核是妄說
《2012》讓“中微子”出馬毀滅地球,聽上去很有“科學性”。中微子(Neutrino)又叫微中子,是組成自然界的最基本的粒子之一,它的特點就是很少能和其他粒子發生作用,所以很難被探測到。美國物理學家弗雷德里希。萊因斯(Frederich Reines)為了探測發自太陽的中微子,將大桶的有毒液體四氯乙烯(全氯乙烯)深埋在地下,因為只有中微子能輕而易舉地穿透地面,到達這樣的深度,其他的粒子則幾乎不能。大地幫科學家濾去了大量“無關”的粒子。后來,各種探測太陽中微子的設備基本上都處在深深的廢棄礦井中———就像電影《2012》的開頭里,印度的井下研究中心那樣。
那么,中微子會加熱地核嗎?沈冠軍表示,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中微子基本上不會和其他物質發生反應。好了,現在我們終于能看明白電影編劇變的“戲法”了:他把“只有在地下容易探測到中微子”偷換成“中微子可以繞過地表直接加熱地核”。
假如地核熔化,會發生什么情況呢?記者就這個問題請教了數個地理物理方面的專家,他們都表示這個問題超出現實太遠,沒有人認真研究過,所以無法做出科學解答。
還有一種理論說,地球的磁場在減弱,在2012年地球的南北磁極會逆轉,這點在《2012》電影中也有所體現。不過,這個理論的真相如何呢?其實,通過對世界各地發現的玄武巖顯示的巖漿流動方向的研究,科學家們認為,地球的南北兩極隔一段時間就會倒轉一次———有時隔幾萬年,有時隔幾百萬年,平均下來大約每隔25萬年就會發生一次這樣的事件?茖W家們相信,最近的一次地球磁極逆轉發生在78萬年前。這個過程至少需要5000年才能完成,而且很難預測會在哪天開始。像電影中所說的,地球兩個磁極在幾天之內逆轉的情況是不可能發生的。
3 星體聯珠
星球“連線”無影響
除了關于太陽的“毀滅理論”,還有各種“連線毀滅理論”。其中一種說,在2012年,地球、太陽和銀河系中心的黑洞將會排成一條直線。這樣太陽和銀心黑洞將會造成“聯合引力場”,對地球造成災難性的后果。但實際上,這樣的“連線”出現在1998年,不過三點連成的并非直線———太陽在天球上劃出的軌跡并不經過銀心,所以從理論上說絕對的“地球、太陽、銀心直線”并不存在。當然,即使真的是“三點一線”,黑洞也不足以影響到地球人的正常生活,如果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它與地球的距離必須壓縮到現有距離的600萬分之一。還有一種理論說,太陽系會在2012年穿越盤子形的“銀河平面”。在這里,彗星比別處多4倍,可能會造成撞擊地球的事件。而真相其實是,上一次太陽系穿越“銀河平面”是在300萬年以前,現在它正在遠離這個平面。
太陽運行軌跡(綠線)和銀河平面(紫線)的焦點并不在銀心,所以太陽、地球、銀心不可能呈一直線。
影響最大的“連線”理論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天文學家約翰,斀堋U步鹚固岢龅。他認為古代瑪雅人把2012年12月21日定為一個大日子,是因為他們預料到這天正好是冬至,太陽、地球和銀河系處在一種特別的關系中。
在銀河中臨近天鵝座的區域,有一條線名叫“黑暗裂縫”,天文學家認為它是由不發光的塵埃組成的,在瑪雅語中把它叫做“黑暗之路”(Xibalba)。詹金斯認為“黑暗之路”在瑪雅人的天文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他們在2000多年前就算出來在2012年這天的冬至早晨,太陽、地球和“黑暗之路”正好處在一條直線上,他們認為這會給人的精神帶來深刻的轉變。
不過,這種說法有一個問題。其實,每36年都會發生一次太陽、地球、“黑暗之路”幾乎在一直線上的情況,這實在是太平常了。而且,詹金斯也表示沒有確鑿的證據能證明瑪雅人能夠計算地球轉動軸的擺動。在西班牙人征服瑪雅之后,在瑪雅的神殿中發現了一個圖畫,其中有“陰”、“陽”的標志和螺旋狀銀河的圖案,詹金斯用它來佐證自己的“黑暗之路”理論。很可惜,這個圖畫是阿茲臺克人的,而并非出自瑪雅人的手筆,現在的研究者們也認為它和詹金斯所說的沒什么關系。
朱進強調說,太陽、地球和“黑暗之路”排成一條直線不會對地球造成任何其他影響,當然不可能因此有災難發生。
「新知補丁」
中微子 Neutrino
意思是“更小的中子”,是組成自然界的最基本的粒子之一。中微子不帶電,質量非常輕(小于電子的百萬分之一),以接近光速運動。
粒子物理的研究結果表明,構成物質世界的最基本的粒子有12種,包括6種夸克(上、下、奇、粲、底、頂),3種帶電輕子(電子、繆子和陶子)和3種中微子(電子中微子、繆中微子和陶中微子)。中微子是1930年德國物理學家泡利為了解釋貝塔衰變中能量似乎不守恒而提出的,五十年代才被實驗觀測到。
中微子只參與非常微弱的弱相互作用,具有最強的穿透力。穿越地球直徑那么厚的物質,在100億個中微子中只有一個會與物質發生反應。大多數粒子物理和核物理過程都伴隨著中微子的產生,例如核反應堆發電(核裂變)、太陽發光(核聚變)、天然放射性(貝塔衰變)、超新星爆發、宇宙射線等等。宇宙中充斥著大量的中微子,大部分為宇宙大爆炸的殘留,大約為每立方厘米1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