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交流
您的位置:首頁>>人才交流>>職場指南>>正文

招聘會兩類六種求職陷阱曝光 消費警示謹慎求職

2006/3/1 16:29:11  電源在線網
  年味越來越淡了,但各種花樣翻新的大、中、小型招聘會接踵而至,一些“急聘”在節后也會突然增多,求職火爆現象又會呈現在我們面前。對于成千上萬剛剛畢業走出校門,開始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則需謹慎選擇。更有不計其數的跳槽者甚至在校生準備放飛理想,謀求大的發展,計劃找份工作,打工賺錢。為了保護求職者,特將招聘會中的所見所聞歸納整理,兩類六種求職陷阱曝光,提醒經驗尚缺的求職者對于招聘會存在的種種問題,擦亮眼睛:

  一、招聘陷阱第一大類:虛假職位信息

  1、以招聘之名盜取個人信息

  當對方要求你提供奇怪的證明材料時一定要多留個心眼,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向只有一知半解的"招聘單位"透露有關任何你的隱私信息,一旦發現侵權跡象應當即報案。

  2、借招聘之名儲備人才

  應聘單位的確需要人,但不是現在。對此類招聘,求職者權當作是一次鍛煉和競爭的機會,切不可對結果抱太大希望。

  3、以招聘之名非法斂財

  調查顯示,職場中最大的騙局當屬收取保證金、押金,其比例占到了28.16%。法律規定用人單位不得向應聘者收取任何費用(包括押金或保證金),所以,那些任職初期需要先繳各種押金的公司是不合法的;而規模很小、態度惡劣卻敢開口收取服務費的中介機構,不用多想,一定是想騙取求職者金錢的非法組織。遇到交錢時就應當瞪大眼睛、提高警惕,牢牢到按住錢包是求職應聘過程中首先需要注意的。

  二、招聘陷阱第二大類:通過招聘對應聘者進行壓榨

  1、以招聘之名誘人犯罪

  對這種騙術,動腦稍加思考就應有所懷疑。如果招聘者夸夸其談,反復強調招聘職位輕松便能拿高薪,很有可能是在引誘你加入傳銷、色情及其它非法機構。

  2、招聘時設下薪酬陷阱

 。1)先界定薪酬的上下限,并協商支付方式。盡量減少薪酬中的“軟性成分”,或者試行一個月后重新規劃。(2)應聘時多個心眼,不清楚的地方要問明白。比如,一年是十二薪還是十三薪?試用期待遇如何?時間多長?加班時間費用如何計算?如此種種,問清楚就不會糊里糊涂地上當,吃了啞巴虧。

  3、粉飾職位信息騙取勞動力

  求職者虛榮心的作祟是遭遇此類問題的主要原因。不要被聽上去體面的職位所迷惑,仔細詢問職位的工作內涵和細節,是求職者在與招聘者面談過程中必須要做的。

  有很多學子及應聘者在找工作時接連遭遇招聘陷阱,不是要交培訓費就是要交押金,不僅工作還沒著落,冤枉錢卻花了不少。所以,中國質量萬里行再次提醒求職者:施才華、找工作、求發展雖然心切著急,但一定要瞪大眼睛想想清楚,小心“招聘陷阱”。保護好個人權益,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信息查詢

招聘信息 求職信息
工作崗位:
  
關閉
av在线天堂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