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人重現金不重未來保障
「數據」
85%職場人希望有福利檔案
職場人對自身的勞動福利有多少了解?目前的多數福利狀況如何?新京報網聯合新浪教育頻道展開的為期一周的調查顯示,絕大部分職場人士認為自己所在公司的福利制度不規范。
本次調查,新京報網與新浪教育頻道共有近2000人參與。其中,參與新浪投票的1462人中,約5成為私企員工,他們中,超過65%的人沒有公積金,超過50%的人沒有生育險。近25%的人沒有醫療和養老保險。
面對福利的缺失,超過半數職場人表示會犧牲福利來保證工作。41%的職場人士表示無所謂;35%的人會向人事部門爭。19%的人會選擇辭職,僅有4%的人會采取法律手段。
此外,調查還顯示,30%的職場人對應享有的勞動福利不清楚,44%的職場人“大概”知道,僅有25%的職場人很清楚自己所享受到的公司福利。
最后,85%以上的職場人希望能擁有一份福利檔案,對于福利檔案的形式,56%的人希望像社區健康檔案一樣包含各種應享受的福利內容,25%的人認為福利檔案應由公司設立,16%的人表示會建立私人日志。
■ 核心分析
企業福利狀況堪憂
通過調查,我們可以看到,目前很多企業連法定福利都沒有給員工上齊,更別談企業自定福利了。據記者了解,很多企業尤其是中小私營企業,對員工福利采取“能不交就不交,能少交就少交”的原則,但是這樣的企業員工流動率也很高。
建議:民營企業可將加強培訓類福利作為一個重點,因為這樣可以提升員工的自身價值,不但能吸引人才,還能增強員工穩定性。
異地差異導致跨地區福利流動難
國家各省市地區由于經濟發展、生活水平、本地與異地戶籍人員社保管理差異等原因,法定福利仍然未有同步發展(如與戶口掛鉤、享受福利的資格和福利水平不同等,主要體現在生育險等),且從操作平臺上,至今并未實現全國聯網操作,參加新單位的福利時間和轉接等要求各不相同,手續流程比較復雜等。造成人員流動時,尤其是跨區域流動時操作相對復雜。
建議:職場人士應主動通過各種渠道了解自己所享有的福利,特別是法定福利和戶口所在地及工作地點的差異,選擇適合自己的社保地點。
年輕人不重視未來保障
非常多的職場人,尤其是年輕人總覺得退休是遙遠的事,只看重現在,未好好規劃自己未來的福利保障。這是獲得相關知識的渠道不夠或者各項福利未來可享受到的權益的計算方法比較復雜等原因造成的,其次是員工對自己通常不享受的福利,如工傷,失業等沒有興趣。
建議:建一份福利檔案是有必要的。只有建立員工福利檔案,才能真實地記錄員工福利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員工福利檔案需要及時更新,如果每年檔案中涉及的福利有變更則需要及時記錄,未實現的情況需通過溝通解決,未實現嚴重的情況可咨詢法律顧問,采取相應手段解決。
推行“全面薪酬福利”概念
現在經濟危機形勢下,很多人放棄繳納社保福利,這種選擇是放棄長遠利益而追逐短期收益,和透支未來的金錢沒什么兩樣。
建議:公司管理層應積極推行“全面薪酬福利”概念,公司的人員顯性成本包括了一個人現金形式收入和各種福利價值總和。
不同年齡階段的員工對福利有著不同的需求。公司可根據不同員工的福利需求將補充福利以菜單的形式或自主性更大的形式提供給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