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交流
您的位置:首頁>>人才交流>>人力資源>>正文

企業慎用末位淘汰

2009/6/2 15:48:16  電源在線網

    末位淘汰作為一種管理方法,在中國已經幾經沉浮,褒貶參半。在金融危機再提末位淘汰,提出自己的幾點看法:

 ------末位淘汰不適合中國國情。

 末位淘汰在西方發達國家比較流行,一是由于他們經過數百年的發展,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完善,被解雇后依靠社會保障可以較好的生存,再找其他工作。二是公司和雇員的社會地位基本對等,法律制度比較完善,公司可以炒雇員,雇員也可以炒老板。三是公司保障制度也比較完善,國家給于適當的稅收等優惠政策,保證企業在支付員工足夠的收入加三險后,還可得到相應的盈利。

  而在中國,社會保障不夠完善,有的農民工沒有社會保障;許多公司和員工的地位不對等,員工處于弱勢群體,話語權不多,利益容易被侵害;中國的企業負擔很重,不但要承擔較高的稅賦,還要按社會工資水平承擔各種員工保險及費用(許多企業員工的平均工資遠低于社會平均工資),還要承擔就業、殘疾人救濟、生老病死等社會職能,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投資掙不著錢,就會破產。

 ------末位淘汰會傷害員工感情。

 末位淘汰是針對個別人的,對淘汰下來的人會因心理歧視和不平衡,再加上飯碗子被砸,容易產生惡性后果。沒被淘汰的人人自危,患得患失。在員工中也容易引起相互矛盾,出現互相拆臺、明爭暗斗的現象。企業會人心渙散,離心離德,四分五裂。

 ------末位淘汰會給造成負面影響。

 危機到來時淘汰員工,會給企業帶來不良影響。一是影響員工的情緒(如上所述);二是影響社會對企業的看法:這個企業已有事就裁員工,良心壞了;三是引起政府的反感,一遇危機就寫“保袱”,不顧大局。

 如何應用末位淘汰?

 末位淘汰不一定適合他的企業,但可能會適合你的公司。特別是以熟練工種及年輕人為主的公司。若實行末位淘汰,需要注意以下三點:

 ------事先簽訂好勞動合同。

 公司要與員工事先簽訂好勞動合同,對末位淘汰要作為補充條款,特別學定,并雙方認可。像交通管理一樣,事先要畫好黃線,撞線必罰,不要事后再算賬。

 ------開展末位員工培訓換崗。

 對末位淘汰的員工,不要一下除名,要給出培訓上崗、一次轉崗的機會。要根據員工的特長選擇合適的崗位,個高的打籃球,腳靈的踢足球,熟話說得好,沒有廢人,只有被放錯地方的人才。

 ------按《勞動法》進行辦理。

 末位淘汰要遵照《勞動法》辦理,對確實不適合本公司業務的員工,要好言相勸,向其他公司積極推薦,并給于適當的補償。爭取做到好合好散啊!■

信息查詢

招聘信息 求職信息
工作崗位:
  
關閉
av在线天堂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