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時期,國內外能源發展形勢日趨復雜。從國外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呈現新局面,在全球推動應對氣候變化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世界能源清潔低碳發展大勢已成,推動世界更快進入低碳化、智能化的能源體系和發展模式。從國內看,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推動能源發展具有多方面的優勢和條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對我國能源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廣東是能源消費大省、資源稟賦小省,能源自給率低,為保障社會經濟發展和民生用能需求,必須守牢能源安全底線,把能源的飯碗端在自己手里,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加快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推動碳達峰碳中和進程,實現能源高質量發展。按照國家和省政府工作部署要求,近日,廣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作為廣東省“十四五”重點專項規劃之一,由廣東省能源局組織編制,是指導廣東省“十四五”時期能源發展的綜合性、基礎性、指導性文件。
《規劃》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需求為出發點,統籌能源發展和能源安全,處理好發展和減排、整體和局部、短期和中長期的關系,圍繞加快轉變能源生產消費方式、優化能源供應和消費結構、推動能源技術創新和體制機制改革等方面提出“十四五”及中長期我省能源發展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
廣東2025年能源發展的主要目標
《規劃》明確,預計到2035年廣東省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基本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能源科技創新取得較大突破,形成新興能源產業體系,建成國內領先的清潔低碳、安全高效、智能創新的現代能源體系。
按照國家《“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提出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的要求,《規劃》錨定遠景目標,從六個方面設定廣東2025年能源發展的主要目標:
一是能源保障更加有力。能源綜合生產能力達到1億噸標準煤以上,省內電力裝機總量達到2.38億千瓦,西電東送最大送電能力達4500萬千瓦(送端),天然氣供應能力達800億立方米/年。
二是能源結構更加優化。清潔能源逐步成為能源消費增量的主體,天然氣消費持續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力爭達到32%以上,非化石能源裝機比重提高至49%左右,電能占終端用能比重達到38%左右。
三是能源利用更有效率。單位GDP能耗下降14%,火電供電煤耗和電網綜合網損率進一步降低,能源利用效率保持國內領先并與當前中等發達國家基本相當。
四是能源改革更加深入。促進“X+1+X”天然氣市場體系構建,推進油氣基礎設施向第三方公平開放。逐步構建完善“中長期+現貨”電力市場交易體系,加快形成主要由市場決定電力價格的機制。
五是能源創新更高質量。能源關鍵技術裝備研發取得突破性進展,裝備制造國產化水平進一步提高,能源技術合作取得新突破,智慧能源系統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六是能源產業發展更加集聚。大力發展先進核能、海上風電、太陽能等優勢產業,加快培育氫能、儲能、智慧能源等新興產業,建設差異化布局的新能源產業集聚區。到2025年,全省新能源產業營業收入達7300億元,形成國內領先的新能源產業集群。
重點任務
去年廣東省經濟持續穩定恢復,能源消費超預期增長,超出了能源供應鏈的彈性范圍,部分時段電力供應緊張。在國家和省的統一部署下,廣東省發展改革委、能源局會同有關方面采取了多項應對措施,推動各類電源多發滿發,采取有效措施化解電力能源供應緊張矛盾。為此,《規劃》提出了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增強能源安全供給保障、加快能源科技創新、推動能源產業集聚發展、提升能源現代化治理水平以及加強能源開放合作六項重點任務。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22-4/202241511451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