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  
您的位置:電源在線首頁>>行業資訊>>產業縱橫>>充電寶也玩共享,下一個ofo級的租賃市場會是誰?正文

充電寶也玩共享,下一個ofo級的租賃市場會是誰?

2017/5/25 19:28:41   電源在線網
分享到:

    “共享充電寶簡直瘋了,今天又有三家企業獲得上億元融資”一位業內人士感嘆道。主打小機柜模式的充電寶分時租賃平臺“非常電”完成百萬元種子輪融資,共享充電企業“Hi電”獲近億元A輪融資,小電科技完成B輪3.5億元融資。

    在小電科技新一輪投資者名單中,騰訊赫然在列。就在上個月,騰訊掌門人馬化騰在一個大會上還直言:“共享充電寶到底靠譜不靠譜,很多人都看不準!,看不準卻要投資,共享充電寶瘋了。

    對于共享充電寶市場,很看好和不看好的都大有人在。賣化妝品的陳歐投資了街電,不怎么摻和科技圈內事的“國民老公”王思聰卻不惜以“吃翔”為賭注,表達對共享充電寶的不看好。

    這樣的爭議現象,在許多行業都曾上演過,從共享出行到共享餐桌到上門服務再到共享單車,其中有一些市場確實沒起來,比如到家服務;還有一些市場在唱衰聲中壯大——滴滴最新融資估值已經到了500億美金了。充滿爭議表明有人關注,共享充電寶已經贏得第一步,不過,最終撲朔迷離的共享充電寶市場會不會成為類似于上門按摩的泡沫?

    共享充電寶只是移動電源的備胎

    我不是共享充電寶的目標用戶。有續航焦慮癥的我都是充滿電再出門,開車時會讓手機連著車載充電器,還會在背包里放個滿電的移動電源設置雙保險。不過,像我這樣準備充足的人是少數,但患有續航焦慮癥的用戶卻是多數。這至少表明,移動電源是有市場的。

    而共享充電寶要有前景,至少以下幾點要成立:

    1、人們會覺得戴著移動電源是累贅;

    2、使用共享充電寶比移動電源更方便。

    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充滿爭議。

   是不是大多數人出門都會帶著移動電源?有人說女生的包包已經是個百寶箱,不愿意再裝一個移動電源;男生出門往往不習慣于帶包,不一定能裝下移動電源。然而,有數據顯示,中國已有超過5000家移動電源廠商,2016年出貨了近5億只移動電源,比手機出貨量高。就是說,幾乎是人手一部移動電源,這至少表明人們在某些場景下是會帶移動電源的,否則干嘛要買呢?

    出門是否帶移動電源,關鍵是看對自己手機電量的預期,以及在沒有電時是否有充電的條件。當然,還有少數情況是“忘了帶”,既然是忘了,說明潛意識還是想要帶的。

    因此,共享充電寶的主流需求場景可能是:人們忘了帶移動電源或者數據線,手機撐不下去,所以很多公共場所會提供充電服務,以備不時之需。換句話說,共享充電寶只是一個備胎。

    第二個問題答案相對清晰。

    如果攜帶移動電源是個累贅,那么尋找、使用和歸還共享充電寶就更麻煩。手機都要沒電關機了,還要去找附近的充電寶,再掃描二維碼借用移動電源?拿走之后再歸還,為什么不直接去附近的店里充下電?現在促銷期不要錢還好,以后還要交錢或者看廣告,有額外的經濟成本。

    收費充電服務,更多是在火車站這樣的大型公共場所,這些地方服務不好,不得不交錢。但大多數情況,用戶解決充電問題,還是有很多選擇的。所以,共享充電寶的主流場景之一會是大型公共場所如火車站、地鐵站、汽車站,這些地方布放之后作為一種公共服務,同時賺錢。商家希望給用戶提供免費充電服務,但店里很可能充電頭不夠,顧客將手機放在前臺充電又有保管的責任,如果在店里有一個共享充電寶,倒不失為一種解決辦法。因此,公共場所布放共享充電寶的意愿是有的。

    然而,對于用戶來說,借用共享移動電源是一個很麻煩、有成本的事情,遠遠沒有自帶移動電源方便。如果不是特殊情況是不會優先選擇共享充電寶的,這跟ofo的普及不同——攜帶自行車出門成本太高。可見,共享充電寶是小眾且低頻的需求,雖然會有場景,但不可能會成為用戶解決“續航焦慮癥”的主流方式,更不可能取代移動電源。

    新技術對共享充電寶有何影響?

    手機續航提升會不會讓移動電源成為擺設?如果這樣,共享充電寶就更沒有前景了。

    答案是否定的,在可見的未來,如果沒有新的續航技術被商用,手機續航能力就不可能有質變。iPhone 7去掉了耳機孔,為電池節省了空間,續航進步也才區區一個小時,用戶根本感知不到。眼下沒有什么新技術會取代鋰電池技術,一天一充短期內是不可能被改變的。

    理論上來說,用戶的續航焦慮癥將在三五年內將一直存在。

    續航解決不了,手機公司瞄準了“充電”環節。讓用戶充電更快一些,“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的廣告語已深入人心,快速充電在成為標配。還有無線充電技術,三星旗艦機已經搭載,有消息稱iPhone 8也可能會搭載,如果成真意味著無線充電會在手機中普及。

    然而,現在的無線充電技術意味著必須要有專用底座。這意味著,如果快速充電技術+無線充電技術得到普及,共享充電寶更有發揮余地:商家去配置無線充電底座成本太高,共享充電寶會不會為此買單,讓用戶在外面也可以便捷地用上無線充電?因此,未來共享充電寶將不會只是租賃移動電源,而是提供充電服務——就像汽車充電樁一樣。

    共享充電寶與街頭無人設備不同

    有人說,共享充電寶的本質,跟街頭的mini KTV、自動售貨機并無不同,都是無人設備。

    確實,在新技術尤其是人工智能技術和移動支付技術普及之后,這類無人設備越來越多。在Amazon 還在將無人超市Amaznon Go當噱頭吸引關注度時,中國在無人化上已經走得很遠。機場、地鐵站這些公共場所就是無人設備的展示廳:無人售賣書店、自動果汁機、mini攝影館、抓娃娃機…越來越多,不久之前,我去廣州出入境中心辦證時發現照片采集環節都是用機器。

    當然,硬要將人工智能與無人化的趨勢聯系起來也沒必要,畢竟ATM機的出現是50年前的事情了。讓機器更多地取代人是人類孜孜不倦的追求,顯而易見的是,新技術在加速無人化的趨勢。

    但共享充電寶與無人設備最大不同是,我們不知道它取代了誰。因為在此之前,除了在火車站這樣的少部分場所會看到有售賣或租賃移動電源的人之外,在大多數場所租賃移動電源從來都沒成為過一種服務更別說生意了。ofo們普及之前,我們在街頭尤其是景區也會看到租賃自行車的;在自動售賣機旁邊,會有跟它搶生意的便利店……所以,共享充電寶所面臨的關鍵問題還是需求二字。

    至于現在業界討論較多的安全、布放數量、盈利模式問題,其實都不是問題,這些問題是發展中的必然也是一定可以被解決的問題。但如果沒有高頻的需求,所謂的流量入口、用戶獲取渠道、商家營銷平臺這些故事,就只能是故事。

    物品租賃共享在中國會卷土重來嗎?

    共享充電寶之所以備受資本青睞,一個核心原因在于,它有望成為第二個共享單車市場,投資人不想錯過下一個ofo,這背后是一個重要賽道:物品租賃共享。

    滴滴們爆發之后,出現了一大批共享服務平臺——上門做菜的、上門按摩的,這些共享經濟的本質都是服務的共享,人的服務是主體。服務共享之后,是知識共享,在行、分答、知乎LIVE以及如雨后春筍的自媒體內容平臺,都是讓擁有知識的人來以不同形式分享知識獲利。

    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則更像是一種物品租賃共享,理論上來說,這才是真正的共享經濟,它真正做到了強調使用權而非所有權,這才是共享經濟的真諦。與滴滴同期進行的項目還有類似于PP租車這樣的分時租賃汽車使用權的平臺,還有共享經濟始祖Airbnb,然而這兩類模式因為中國人對于汽車和房屋的所有權意識太重都未能普及。

    物品租賃共享更早之前的玩家應該是每個小區樓下的快遞柜,從速遞易一家獨大到今天多家并存,給用戶帶來了很大的方便。這些產品的本質都是讓用戶在某個時間段享受某個物品的使用權——一間房、一個柜子、一臺單車、一個移動電源。未來還有更多物品的租賃服務,比如行李寄存服務、雨傘租賃服務。但仔細想想,適用于分時租賃的物品還真的不多,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馬化騰看不懂移動電源還要投資了:畢竟它看上去還是有人會用的,其背后是物品租賃共享市場。<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本文鏈接:充電寶也玩共享,下一個ofo級的租賃市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7-5/2017525192841.html
  投稿熱線 0755-82905460    郵箱  :news@cps800.com
關于該條新聞資訊信息已有0條留言,我有如下留言:
請您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導致的法律責任
·本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刪除其管轄的留言內容
·您在本網的留言內容,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留言   免費注冊會員
關鍵字:
        
按時間:
關閉
av在线天堂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