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歷經半年多的技術攻關和計算分析,蒙東電科院順利完成了錫盟特高壓換流站交流場仿真計算工作,這是該院首次完成特高壓仿真計算工作。計算表明,錫盟換流站交流場系統調試方案可行,調試期間各設備運行工況均在技術條件允許范圍內,這將科學有效地保證錫盟換流站投運安全。同時,這也標志著該院電網仿真計算能力進入國內領先行列,而這一切都離不開電力系統“大數據”的應用。
自2014年內蒙古首條特高壓工程開工建設起,蒙東電科院就將服務特高壓作為自身技術支撐能力建設的重中之重。2016年年初,該院開始收集內蒙古境內“三交三直”特高壓工程及配套輸變電工程接入系統設計、可研報告等資料,開展機電-電磁暫態建模工作。期間,該院技術團隊成功完成東北電網與國調數據的拼接工作,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全國電網“大數據”庫。憑借這套可靠的“大數據”作支撐,經過數月的努力,該院技術團隊順利建成了一套完整、準確的萬節點級“三交三直”特高壓機電-電磁暫;旌戏抡鏀祿䦷欤@意味著已具備開展特高壓接入后系統安全穩定的混合仿真計算能力。
“內蒙古自治區通過‘三交三直’特高壓與全國電網變得密不可分或聯系更加緊密,而全國電網數據為四萬多節點規模。我們萬節點級數據庫的建成意味著可以在全國電網的詳細數據模型下進行計算,使結果更加準確。”該院技術團隊負責人表示。
隨后,該院進一步深化全國電網“大數據”應用,將其應用到錫盟±800千伏換流站交流場啟動調試仿真計算工作中。期間,由于錫盟換流站是內蒙古開工建設的首個特高壓直流工程,電磁暫態模型領域尚屬空白,需要從零開始搭建。該院技術團隊以全國電網“大數據”為基礎,先后攻破難度最大的避雷器和輸電線路建模工作,順利完成最終模型搭建,并進行了4種送電方案下112個潮流作業的調整和計算工作,驗證了錫盟換流站交流場系統調試方案的可行性。<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7-3/201731520191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