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  
您的位置:電源在線首頁>>行業資訊>>產業縱橫>>解讀新能源汽車“后補貼時代”的發展癥結正文

解讀新能源汽車“后補貼時代”的發展癥結

2017/1/17 16:55:46   電源在線網
分享到:

    2017年1月1日,全新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政策正式實施,讓行業和市場結束了等待,迎來了變革的新階段。

    系統解讀“后補貼時代”尋找發展癥結所在

    技術不斷突破、配套設施逐步跟進、優惠政策刺激……過去的一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大踏步前進。然而形勢大好的背后,諸多問題也逐漸浮現。

    一方面是產銷量超高增長的正向效應,另一方面是“騙補”問題嚴重影響產業發展、低端產能結構性過剩、安全事故增多等,尤其是“騙補事件”給新能源汽車發展蒙上陰影。

    從2013-2015年,中央財政共撥付新能源汽車補貼、獎勵資金284.44億元。2016年,國家財政部對90家主要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進行了專項檢查,曝光5家典型案例,涉及問題車輛3547輛,涉及中央財政補貼資金問題金額10億多元。

    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17)上指出,新能源汽車產業仍然處于初級發展階段,“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雖然產銷市場規?焖僭鲩L,但動力電池的核心技術還需大幅度提升。動力電池高端產能不足、低端產能過剩的問題進一步加劇。還出現了個別企業違規謀求騙補,擾亂市場發展秩序等問題。

    財政部經濟司副司長宋秋玲認為,部分企業過度依賴補貼政策,提質降價的動力不足。此外,低端產能過剩,高端產能嚴重不足,優勢企業和拳頭產品少,在國際上缺乏整體競爭力。

    國家863電動車重大專項動力電池測試中心主任王子冬分析表示,就目前動力電池企業的擴產計劃來看,合計產能超過了170Gwh/年,產能已經是需求量的7倍以上。

    事實上,新能源汽車產業一直面臨著動力電池核心技術缺乏、充電設施建設不足等問題,目前雖有很大改善,但沒有根本解決。而今,準入和監管體系不完善、享受補貼的車企和產品良莠不齊等新問題也開始出現。

    與會者普遍認為,與“補貼時代”相對應,新能源汽車“后補貼時代”的特征是補貼退坡、門檻提高、普惠性政策轉向優勝劣汰、財政資助向市場化激勵機制轉變。

    政策驅動逐漸弱化 創新驅動已然凸顯

    “政府補貼政策進入退坡通道,電動汽車性價比提高的進程,能不能跟上政策退坡的進程,并在退坡的周期逐漸走上主要依托市場自行發展的道路,已成為產業成敗的關鍵!敝袊妱悠嚢偃藭硎麻L陳清泰拋出這樣的觀點。

    2016年,國家多種政策的疊加效應充分體現,電動汽車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新能源汽車產量在全年汽車總產量的占比超過1.8%,表明國家鼓勵和支持政策已趨完善,并得到大多數試點城市的積極響應。但總體上,這還是一個政策驅動的市場,它的不可持續性已經開始顯現。

    與會者認為,購車補貼的退坡,是政府支持政策向促進創新的轉型。在購車、補貼逐步遞減的同時,政府應在研發環節加大支持力度,集中資源支持在動力電池、核心零部件、電控技術、輕量化、智能化等方面突破技術瓶頸。

    北京汽車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分析,從扶持補貼過渡到監管引導,政策驅動弱化,創新驅動凸顯。2016年以來,政府角色定位出現明顯調整,產業政策呈現出四大趨勢。

    第一,通過《新能源汽車積分同步管理辦法》和《碳配額管理辦法》,迫使整車企業加快從傳統的燃油車到新能源汽車轉型;第二,通過準入、銷售、使用環節的標準發布,提高行業門檻;第三,通過補貼退坡和私人充電樁的破局,逐步降低政府對新能源產業保護性的干預力度;第四,通過電池目錄和技術路線圖的發布,引導企業注重供應鏈的建設和核心技術的積累。

    各方多管齊下 平穩渡過“后補貼時代”

    在“后補貼時代”,苗圩建議,要根據行業發展狀況,加強標準體系建設,及時調整完善相關政策措施,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專項督察,為2020年補貼退出做好過渡,對電池管理系統等方面加強研發投入。

    “財政部將加大監督力度、明確責任追究。補貼政策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對產業的發展很重要,補貼政策不干涉技術路線!彼吻锪釓娬{,動力電池企業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技術創新上,技術落后的企業將得不到財政補貼。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包括核心技術和品牌,核心技術固然重要,但品牌更加重要。陳清泰表示,品牌背后必須要有質量和技術支撐。不要被市場爆發式增長所誤導,有些企業把有效資源全部聚集到產能擴張,放松或忽略了創新和研發。應珍惜并用好退坡周期,潛心打造核心競爭力。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執行副理事長歐陽明高也建議,政策角度上,隨著補貼的逐漸退坡,未來將實行新能源積分制度;在技術角度,未來將要以有商業競爭力為開放目標。

    電動汽車競爭力的核心是聚集優秀人才,擁有強大的研發能力,掌握關鍵技術和建立良好的品牌效應。對于汽車產業來說,生產能力的擴張是相對容易的,而核心競爭力的形成則是十分艱難的,尚需時日。

    要以創新為核心驅動力。徐和誼指出,產業發展要全神貫注,“聚焦技術,聚焦產品,聚焦資源,聚焦市場”。以心無旁鶩的“聚焦戰略”,打造核心競爭力。

    補貼政策退坡形成倒逼式的正能量,補貼導向將讓位于市場導向,讓位于創新導向。優勝劣汰作用將被強化,大浪淘沙中,真正能站住腳的是具有創新能力、手握核心技術、品牌效應突出的動力電池企業。<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源在線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本文鏈接:解讀新能源汽車“后補貼時代”的發展癥結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7-1/2017117165546.html
  投稿熱線 0755-82905460    郵箱  :news@cps800.com
關于該條新聞資訊信息已有0條留言,我有如下留言:
請您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導致的法律責任
·本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刪除其管轄的留言內容
·您在本網的留言內容,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留言   免費注冊會員
關鍵字:
        
按時間:
關閉
av在线天堂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