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數據中心產業呈現出規模化、集中化、綠色化和布局合理化四大發展趨勢!痹谌涨罢匍_的“第十一屆中國IDC產業年度大典”上,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政策標準處處長黃業晶作出了這一判斷。他表示,近年來,數據中心作為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等產業的重要基礎設施正在蓬勃發展,市場呈現出規;⒓谢、綠色化和布局合理化的良好發展態勢。
黃業晶指出,我國IDC總體能效水平進一步提升,在我國近70個超大型、大型數據中心中,一半以上位于或者靠近能源充足、氣候寒冷的地區,總體PUE水平有所下降,一些優秀案例如阿里云千島湖數據中心、百度M1云數據中心等,全年平均PUE達到1.3左右。不過需要看到的是,我國數據中心仍然存在布局不夠合理、核心技術研發有待加強、服務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等問題。
對于我國IDC產業發展,黃業晶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以國家產業政策為導向,進一步推動數據中心合理布局。二是以國際先進水平為目標,注重數據中心技術的研發和推廣。三是以產業界需求為引領,加強應用創新滿足行業需求。
黃業晶透露,為了推動我國數據中心的發展,工信部指導行業組織陸續發布了數據中心設計、建設、設備技術要求、能耗、運維等方面的多項標準,同時還指導第三方機構開展了數據中心聯合技術研發。開放數據中心委員會組織相關企業開展了整機柜、服務器、模塊化數據中心的技術研發,目前在降低數據中心能耗以及運維成本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未來,希望產業界能夠加強技術研發,力爭在服務器、智能、供電等核心技術領域實現新突破。
在本屆大典上,中國IDC圈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郭俊港發表了《2016年IDC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分析》的主題演講,他認為技術創新驅動了智能終端、VR、人工智能以及物聯網等領域的快速發展,從而帶動數據存儲、計算以及網絡流量需求的增加。在這一趨勢下,全球IDC市場快速發展,2015年整體市場規模將達384.6億美元。與此同時,我國IDC市場發展迅猛,2015年市場規模達518.6億元,同比增長 39.3%。預計2018年我國IDC市場規模有望接近1400億元。
中國IDC圈認為,目前,IDC服務商可分為電信運營商和第三方IDC服務商兩大類,電信運營商擁有大量的基礎資源,在骨干網絡、帶寬資源和互聯網國際出口帶寬方面具有比較大的競爭優勢。第三方IDC服務商數量不斷增多,涌現了包括世紀互聯、恒云太等非常有實力的企業。在云計算服務方面,阿里云、華為云、騰訊云、UCloud等表現搶眼,能夠為客戶提供云主機、云存儲和特定行業解決方案等服務。
中國IDC圈指出,2015年我國64.5%的IDC服務商能夠提供公有云服務,不過仍然有35.5%的IDC服務商尚未進入公有云領域,主要原因在于技術亟待提升,同時銷售體系也需完善。未來隨著云服務在可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提升,客戶對其接受程度將會不斷提高,主機托管客戶、虛擬主機和主機租用客戶將逐漸轉向選擇云主機。由此可以判斷,云主機、云存儲等服務在未來幾年將進入爆發增長期,預計2018年云服務在IDC市場業務結構中的占比將達到29.6%。<
來源:中國信息產業網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6-12/2016122713514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