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布的《“十三五”國家戰略性 新興產業 發展規劃》顯示將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車應用比例,提升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水平,推進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到2020年,產值規模達到10萬億元以上。
業內人士分析,新能源汽車盡管目前快速增長,但在汽車總量中占比很小。這也意味著未來其增長空間巨大。其中,動力電池及其相關材料是關鍵環節。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將迎來高速發展,包括鋰電池和三元電池及相關材料。
在此背景下,部分電池及材料公司加大投入力度,研發新的產品,增加新產能擴大生產規模。以生產正極材料的當升科技為例,公司表示,明年將新增產能4000噸,增加40%左右。后續公司將根據產能釋放情況和市場情況推進新的產能規劃。此外,生產電解液的天賜材料募資6億多元,投資2300t/a新型鋰鹽項目、2000t/a固體六氟磷酸鋰項目、30000t/a電池級磷酸鐵材料項目。
部分公司通過重組收購大力向動力電池領域拓展。如以輸配電設備為主業的原東源電器(現為“國軒高科”)通過定增收購從事新能源汽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組)的國軒高科,并募集配套資金8億多元,投資建設年產2.4億AH動力鋰電池產業化項目、動力鋰電池及其材料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公司重點推進合肥國軒年產6億安時動力鋰電池和青島國軒年產3億安時動力鋰電池的項目建設。
同時,原以電機業務為主業的江特電機加大對新能源汽車電機、鋰電池及其材料的投資力度。今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汽車業務的收入占比已達到近40%;鋰電池材料、碳酸鋰也取得了良好收益。
在行業快速發展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電池環節業務突出的公司值得關注。
在新能源汽車整車環節,不少公司也是投入巨資。如 小康股份 近日公告擬定增募資39.6億元加碼純電動汽車。其中一個項目為總投資超過25億元的年產5萬輛純電動乘用車建設項目,另一個項目純電動 智能汽車 開發項目,總投資達404887萬元。<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6-12/2016122311115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