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標準化建設迫在眉睫,而原本被業界公認在9月份會對外公布的《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第五批企業目錄遲遲未能出臺,讓眾多動力電池企業承受極大壓力。
標準化之路
動力電池目前正處于技術升級階段,而新的技術變革必然面臨一系列問題。其中,動力電池技術升級標準和安全性是首要關注。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八研究所主任肖成偉表示,目前各個國家對動力電池都做了比較全面的國家的規劃,設置的內容還是從電池的產業鏈角度著手。
從電池到裝備、到生產裝備、到梯級利用,中國已形成了最為完整的產業鏈體系,但目前產業發展仍存在一些問題,如電池標準缺乏,尤其是尺寸規格標準不足;各生產廠家工藝不同,沒有統一的制造規范;對動力電池結構、制造工藝研究不足;制造合格率低80~90%,安全差,成本高。同時,動力電池制造裝備也存在著裝備基礎差、穩定性差、運轉率低;電池制造及裝備標準缺乏、裝備缺少依據等問題。
在標準化建設上,目前我國動力電池標準化已初步建立,后期的測試以及標準化的工作需要根據動力電池的研發、推廣和應用不斷的細化、補充和完善,也會根據新的問題出現不斷改進。同時,企業標準也在不斷完善。
第五批目錄遲遲未出臺
原本被業界公認在9月份會對外公布的《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第五批企業目錄,至今卻遲遲未能出臺。盡管已有多家動力電池企業自發申報了第五批目錄,但工信部等主管部門對目錄的申報審查工作卻還未正式開始。目前業內對第五批目錄具體的申報截止時間、材料審查等進展幾乎一無所知。
進入規范目錄對電池企業以及整個鋰電行業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第五批目錄何時公布、有哪些企業入圍、后續會有哪些變化等都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再結合騙補余波未平、補貼政策遲遲未落實等影響,行業發展再顯“降溫”之勢。
數據顯示,目前已公布了的四批目錄共有57家電池企業成功入圍,但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在150家左右,絕大部分動力電池企業仍在焦急地等待之中,所以第五批目錄何時出臺格外引人注目。
其實按照此前兩個月左右的周期,第五批目錄預計會在9月初對外發布。很多電池企業早已按照要求在線上線下同步進行申報工作,但都不知道目錄申報進展的詳細情況。與電池企業積極申報第五批目錄相比,工信部的動作明顯比較緩慢,這給仍未進入目錄的電池企業帶來了極大的壓力,不少申請了第五批目錄的電池企業也感到惴惴不安。業內人士指出,即使工信部在10月份正式開始第五批目錄的材料申報審查工作,目錄最快也要到11月底才能公布。大批企業的動力電池業務在2016年依然難以取得較大進展。<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6-11/2016112914483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