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對外開放又有大動作。記者獲悉,“2016中國國際智能制造大會暨中德中小企業合作交流會”將于11月9日-11日在濟南舉辦。就在5個月前,濟南市正式被批復為國家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城市。
這次大會是濟南市智能制造和對外開放領域極為重要的一次商務交流活動,由濟南市人民政府、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全國智能機器人創新聯盟共同主辦,由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智能產品與產業工委會、濟南高新區管委會、山東信息通信技術研究院管理中心共同承辦。
11月10日舉行的主旨演講報告,也是本次會議的核心部分。報告嘉賓大咖云集,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總工程師楊海成、國家863服務機器人專家組組長王田苗以及德中經濟聯合會、德國弗勞恩霍夫協會和德國標準化協會航空航天委員會的負責人做主旨報告;ABB(中國)公司、新松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德國3S軟件公司、江蘇匯博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臺灣新漢股份有限公司等國際知名企業負責人也做主旨演講。
11月11日將舉辦中德中小企業合作交流會及中德合作項目簽約儀式。對接德國工業4.0,為中德企業合作搭建平臺,推進企業間技術、人才等方面深度合作。同時與德方相關機構建立更加緊密的聯絡合作機制,推進濟南斯圖加特和德累斯頓孵化器建設,促進雙方企業在德國和中國的合作與發展。
此外,大會還包括高端互動對話環節、中國智能制造企業創新產品設計大賽路演、智能制造領域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專家論壇、國際生物質能專業論壇、智能制造學科建設與創新型人才培養專家論壇等。
濟南為什么對中德合作青睞有加?
提到德國,濟南與其淵源頗深。1904年6月1日,由德國人修建的膠濟鐵路全線貫通。這條鐵路的開通促使濟南拉開了轟轟烈烈的開埠序曲。歷史上,濟南第一家電影院、第一家西餐廳、第一家外國銀行都是德國人所開設。
推進“中國制造2025”對接“德國工業4.0”,加快彼此科研、產業之間的融合提升,是濟南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實施開放戰略的重要內容。今年9月13日至22日,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王文濤率領濟南市代表團赴歐洲進行友好訪問,在德國斯圖加特訪問期間,王文濤與費斯托集團總裁克勞斯·葉森博士商討了在濟南設立費斯托工業4.0研發中心的具體方案,雙方就加強雙元制教育合作、將濟南擴展為費斯托中國區域教育中心,達成了一致意見。王文濤出席了中德中小企業協同創新中心啟動儀式,見證了第一批12家企業進駐與德國合作伙伴簽署協議。濟南中德中小企業協同創新中心是繼濟南·德累斯頓產業合作辦公室、濟南·萬達產業合作辦公室后,濟南在歐洲設立的第三個海外合作機構。此外,王文濤還與德國德中經濟聯合會進行洽談,推動中德中小企業合作峰會落戶濟南。
作為高科技產業的聚集地,濟南高新區在對外合作尤其是與德國產業對接方面漸入佳境。本月15日,德國中小企業聯合總會山東聯絡辦事處、濟南漢諾威醫療器械創新基地等一系列項目簽約落戶高新區。在濟南臨港經濟區,近年來也吸引了德國博世汽車轉向系統(濟南)有限公司、德國福士汽車零部件(濟南)有限公司、德國大陸汽車電子(濟南)有限公司等數十家高附加值外資企業,成為全市最大的歐美企業聚集區。<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6-10/201610279414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