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電動汽車行業相關部委領導及業內專家針對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問題作了精彩發言,形成了“新能源汽車企業及產品必須實行嚴格準入,并加強安全要求”的統一共識。國家工信部裝備司副司長李東就下一步如何加強電動汽車及動力電池等核心零部件的安全作了詳細介紹。
李東表示,從全產業鏈來說,新能源汽車事故原因涉及到的電池單體、電池組和管理系統、線束、高壓部分、充電樁、充電站等等。近期電動汽車發生的的17起事故中有4起是電池系統發生問題所致。
他表示,國務院對新能源汽車安全問題高度重視。工信部將按照國務院部署,充分發揮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部級聯席會議制度,與國家財政部、科技部積極配合,履行好統籌協調的職責。工信部裝備司將考慮從三個環節重點做好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等核心零部件產業的安全工作。
在準入環節,首先要建立完善標準體系。工信部已經組織制定了電動汽車遠程監控標準,電池管理系統技術條件、動力電池的編碼、規格尺寸等標準也正在編制、修訂中,會盡快出臺,電動客車安全標準即將發布實施;
其次是要提高準入門檻。工信部已經組織修訂了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和產品準入規則,擬大幅度提高企業的研發能力和生產條件要求,提高性能和安全要求。目前正在網上開展公示,公示一個月,希望企業、協會和業內人士多提寶貴意見。
在生產銷售環節,首先要督促企業做好生產一致性的監督,確保實際銷售的產品符合強制性標準的法規要求,并與公告生產的樣品性能指標達到一致。
其次要加強市場監管,建立整車動力電池市場的抽樣檢驗制度,對存在嚴重隱患、故意造假等情形的要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對下一步如何開展安全核查等具體工作,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宋秋玲表示,政府部門要健全電動汽車監管體系,強化行業管理。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建立基于互聯網的信息監管平臺,采取抽查檢測等動態管理方式,并加大處罰力度。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執行副理事長歐陽明高表示,要保證電動汽車的安全首先要制定更加嚴格的安全標準,包括電池單體、系統以及整車的標準;其次,安全問題的解決需要建立嚴格科學的監管體系。政府對安全管理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據悉,此前,在西安主持召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座談會上,國務院領導對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批示和指示。馬凱副總理強調,保障新能源汽車安全要抓好五大體系的建設:
一是要加強安全技術支撐體系,要加強技術攻關,以技術來保障安全。
二是要建立安全標準的規范體系,結合技術和產業化發展,要加快推進相關的標準制定。
三是要強化遠程運行的監控體系,以建立體系、統一要求、落實責任為重點,來加快覆蓋國家、地區、企業運行的一個監控平臺。
四是要健全安全責任體系,要明確生產企業主體責任和政府監管責任,要狠抓落實,做到全面覆蓋、無縫連接。
五是要建立安全法規體系,圍繞標準監管、處罰、問責等環節,要建立起新能源汽車安全的法規體系。<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6-10/2016102616164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