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工業4.0時代的來臨,一些新型智能工業產品進入市場,而這些新產品無一例外都要用到電鍍技術,沒有電鍍技術,這些現代電子產品的互聯互通就無法實現,一些功能就不能達致完美。工業4.0時代對電鍍產業來說,確實是重要的發展機遇。
面對制造業不景氣和環境保護雙重壓力的電鍍業界能感到寒意。悲觀的人甚至認為電鍍業正在應驗“夕陽工業”的魔咒,走在下坡的路上。從各地傳來的行業消息,基本都是不樂觀的,不要說散布在各地的電鍍企業,就是在電鍍工業園內的電鍍企業也無以為繼,停產和關門的不在少數。從電鍍化學品和裝備供應商的銷售業績的下滑和收款的困難,也都傳達出電鍍行業不景氣的信息。可以說中國電鍍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宏觀上,國家已經制定了《中國工業2025》規劃,中國工業正在向著工業4.0時代轉換,這個過程中,一些落后的產能正在被淘汰,而一些與工業4.0接軌的行業,則正在興起和快速發展。這些行業包括IT、通訊業、新能源汽車、機器人等行業。我們應該看到,這些行業沒有一個是可以不要電鍍加工的。電鍍技術在現代制造中的地位不是削弱,而是增強了。因為電鍍技術早已經不只是裝飾和防護使用,而是重要的產品功能保障要素,這在許多行業和產品中都已經被證實。現在還有一些行業的某些產品,正被電鍍工藝不能支持而成為新產品開發的瓶頸。因此,從宏觀上看,電鍍行業不是要不要的問題,而是不但需要,還要發展的問題。
但是,在這個重要的市場需要面前,我國電鍍行業卻因為先天不足而難以跟上時代發展的需要,如何從微觀上對企業面臨的問題著手進行解決,既是企業自身需要思考的問題,也是行業和相關領域需要思考的問題。
現在電鍍企業面臨的問題中,傳統產能過剩嚴重而新興工藝需要卻難以滿足。我們許多電鍍企業主要鍍種是鋼鐵等金屬制品的裝飾和防護性電鍍,鍍種單一,而現代制造進入4.0時代對電鍍需要的特點是材料的多樣化,從輕金屬到非金屬和復合材料都有,電鍍企業要做這方面的投入,才能跟上時代的需求。鍍種也從裝飾性和保護性向功能性要求方面發展,同時對裝飾和防護也提出了一些新要求,特別是防護性能方面,一些在嚴酷環境工作的產品,例如汽車、通訊基站等,都要求有1000小時以上的防鹽霧能力。這采用傳統電鍍技術是難以滿足的。
還有一些產品在制造過程中需要電鍍參與制造,例如新的電極材料電鍍、新的金屬鍍種、新的散熱鍍層、導波鍍層、生物材料鍍層、太空材料鍍層等,有些是個性化的要求。而個性化制造則是現代制造中的一個新的特點之一。例如現在已經正在興起的3D打印制造,涉及許多新的金屬和非金屬打印材料,產品成型后,其表面處理將是一個重要領域。這些都需要電鍍企業擁有新鍍種方面的配套能力。相信只要有市場需要,電鍍企業是愿意跟進的。只有跟著工業4.0走,才能使電鍍企業走出困境。
工業4.0時代對電鍍產業來說,確實是重要的發展機遇。當然,這首先取決于夠有足夠的實力應對技術和環境提出的挑戰。將落后的電鍍產能轉變為先進的電鍍生產力,就能抓住這次世界性工業轉型換代的跨世代機遇。<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6-9/201692913443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