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樁安裝數量增速遠低于新能源車銷量增速,同時存在“維護難”、“故障多”等問題,長安、東風等廠商嘗試新路徑。
近日,中汽協公布了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的統計數據,其中顯示今年1-6月,新能源汽車生產17.7萬輛,銷售1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25%和126.9%。截至2015年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累計49.7萬輛,保有量居全球首位。
但是,新能源汽車的配套設備的安裝數量卻遠遠落后于新能源汽車。國家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共有公共充電樁8.18萬個;其中直流樁1.35萬個;交直流一體樁1.65萬個;交流樁5.18萬個;較2015年底增長65%。私人充電樁共計5.54萬個,較2015年底增長約12%。
充電電樁的安裝數量遠遠少于電動車的保有量,而且充電裝的增速也遠遠低于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增速。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姚杰表示,目前充電樁的發展滯后于新能源和純電動汽車的發展,因此,需要從幾個方面加快以充電樁為代表的基礎設施的建設速度,其中包括政策、機制的制定,產業界跨行業的努力等。
私人安裝難公用維護難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增長,作為主要配套設置的充電樁原本應該存在巨大的商機,然而現實是,公用的充電樁標準不統一,私人安裝充電樁時常遭遇小區物業阻攔,導致配套設施跟不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速度。
據了解,因為充電樁的電路與普通家用電路存在很大不同,電動車充電樁需要大電壓、大電流,在安裝入戶時,安全性是最大的問題,因此,小區物業往往以不安全為由,阻止充電樁進入小區。
這意味著公用充電樁需要更多地被普及,目前公用充電樁多被安裝在寫字樓和商場的地下停車場,交通樞紐,以及地面停車場等地,但這些公用充電樁的使用也存在幾大問題:其一,維護落后。充電樁安裝分散,維護成問題,導致很多充電樁在投入使用一段時間后出現故障,充電低效,甚至無法充電。其二,車位被占用。在公用停車場的充電樁車位常被汽油車占用,導致電動車無法停車充電。
此前有媒體對充電樁的使用情況進行抽樣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的30個快充站共有153個快充樁,其中有32個無效樁,占20.91%,83個低效樁,占54.25%,只有38個正常樁,僅占24.84%。
車企嘗試布局換電模式
據了解,國家能源局在《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規劃》草案中提出,2016年計劃建設充電站2000多座、分散式公共充電樁10萬個,私人專用充電樁86萬個;到2020年,國內充換電站數量將達到1.2萬個,充電樁達到450萬個;電動汽車與充電設施的比例接近標配的1∶1。
除了數量的增加,充電樁還需要解決車樁兼容、規范認證、商業運營模式等一系列問題。目前充電設施的不兼容除車與樁之間的不兼容以外,還存在不同充電設施運營商之間的不兼容,不同充電設施運營企業的計費、結算、標準不統一。
因此,部分汽車企業考慮以換電模式解決新能源汽車的充電問題。近日,力帆汽車對外公布稱,將投資7.2億元用于智能新能源汽車能源站項目,為新能源車進行換電操作,采用“換電機器人”可實現三分鐘內換電。該項目建設周期10個月,建成后每個能源站滿足約2000車次新能源汽車的充換電配套。
此外,東風乘用車總經理劉衛東也表示,換電是一個比較適合電動車在國內市場商業化的模式,東風公司會堅持進行相關的研發工作。<
http:www.mangadaku.com/news/2016-8/2016817165732.html

